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明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03年重要工作责任单位的通知

  (四)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问题。促进企业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机制,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中心作用,使企业成为技术进步和创新的主体。加大科技投入,鼓励社会资金进入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发展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组织,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形成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资本运作机制。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和开发,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加强产、学、研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开发一批推动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提高相关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洛阳先进制造业基地,有重点地发展高校科技园区和特色工业园区,形成若干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和成长基地。
  由省经贸委、科技厅、教育厅负责落实。
  十、关于第三产业。加大旅游业投入,继续安排6000万元专项资金,打造“三点一线”旅游精品,建设文化旅游大省,同时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和旅游关联产业。加快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发展住房二级市场,消除房改房上市交易障碍,促进房地产开发和相关产业发展。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支持社区服务设施和网点建设,推动家政服务、医疗保健、物业管理等社区服务业快速发展。推行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流通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会计、法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领域和条件,形成各种经济成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河南开展业务,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
  由省计委、经贸委、财政厅、旅游局、建设厅、工商局负责落实。
  十一、关于城镇化。坚持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三头并举”的方针,加快推进城镇化。围绕把郑州建成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加快郑东新区、绕城高速路建设和现有城区改造,增强省会城市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加快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和其他省辖市发展,形成若干省内区域性中心城市。进一步加大对26个重点县(市、区)的扶持力度,逐步建成各具特色的中等城市。加快117个重点镇建设,带动和繁荣周边农村经济。各级各类城镇都要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注重培育支柱产业或发展特色经济,形成产业支撑,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聚集和辐射能力。加快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落实好鼓励农民进城的各项政策措施,凡有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的人员原则上都可在城镇落户,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合理有序流动。运用城镇综合开发、土地有偿转让等形式筹集城建资金,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完善城镇服务功能,优化人居环境。合理调整城市建成区和城乡结合部的行政区划,理顺管理体制。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