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计划改造硬化农村公路5800公里;
2006年计划改造硬化农村公路5000公里;
2007年计划改造硬化农村公路5000公里。
此外,由各设区市公路部门管养的属通乡通村路面未硬化的公路要作出规划,并与全省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相衔接,通乡公路的改造硬化确保三年内完成,通村公路的改造硬化和全省同步完成,建设资金从各设区市分成规费中安排。
二、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政策措施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关键是要努力筹措建设资金,要建立国家和省市扶持、县乡镇主体投资、社会融资、国省道和农村公路捆绑贷款、群众义务投劳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村公路建设筹资体制。
1.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目前已落实国家对我省县到乡改造项目补助资金22.5亿元和革命老区项目2.4亿元的基础上,再争取交通部今后5年农村公路建设专项补助资金8-10亿元。
2.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支持力度。省交通厅每年从省留成的交通规费中拿出2—3亿元用于补助农村公路建设。补助标准:水泥路面宽6米及6米以上补助8万元/公里,4.5米-6米补助7万元/公里,3.5米-4.5米补助6万元/公里,沥青路面均补助5万元/公里。新建通村公路补助标准:路基宽4.5米-6.5米补助2万元/公里,6.5米以上补助3万元/公里,100米以上桥梁补助3000元/延米,30米至100米中桥补助2500元/延米。
3.努力筹措配套资金。各地要积极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各设区市配套补助资金不低于省补助资金;用公路体制下放后的规费分成部分,加上收费公路为质押,捆绑向银团贷款后,将其中一部分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按规定对公路建设征地、拆迁给予优惠和减免行政性事业收费;积极探索从土地增值和资源开发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农村公路的建设。
4.加大社会融资力度。积极引导国内外企业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投资农村公路建设;鼓励社会各界捐资修路;同时,要严格把握政策,不准向农民摊派和集资。
三、加强领导,落实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责任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建立严格的农村公路建设行政领导负责制和目标考核制,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定期督促检查,确保任务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大力协同,围绕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大局,主动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服务,在全省上下形成一个政府重视、部门协同、地方支持、社会参与的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