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加快区级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市政府及各部门应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扶持相对困难的区,优先安排资金和项目等。加大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重点解决翔安区的财政困难;制定财税扶持政策,使翔安区成为经济发展的政策洼地,吸引各区和其它地区到翔安区开发建设。根据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市在一定年限内不参与各区在翔安工业园区内的市区共享税收入的分成。
  五、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优化区级经济发展环境
  (一)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各级各部门应主动适应改革形势,牢记“两个务必”,坚持“两个转变”,强化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创新管理方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工作和生产第一线,摸情况,解难题,抓典型,找准区级经济发展的抓手,着力解决阻碍经济发展的“梗阻”问题。要坚决克服各种形式主义,强化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把主要精力放在抓落实促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创新,勇于开拓,明确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二)完善区级金融服务,优化融资环境。鼓励各商业银行完善区级金融服务体系,改善区级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构建政府引导、财政资助、多元资本投入、市场化运作的担保机构,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评定体系,推出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新产品,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到岛外新区设立分支机构,加大对区级优势产业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农村信用社重点支持农业、农户和农村经济。
  (三)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决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审批事项,该取消的要取消,该下放的要下放,该转移的要转移,凡是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应积极引入市场机制运作,实行招标、拍卖等方式管理。为适应区级经济发展和机构改革的要求,在今明两年内继续改革和下放一批审批项目。改革前置审批,推行“告知承诺制”。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提高政府的办事效能。
  (四)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强化区政府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责任。对符合全市发展规划的区级基础设施项目,市政府可以予以一定的补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各区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六、加强领导,严明纪律,确保区划调整顺利进行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