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市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我市农业发展的总体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机化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情况,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新时期的发展目标和主攻方向。
今后一段时期,全市农机化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实现“两个率先”总揽全局,紧紧围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组织实施“兴机富民”行动计划,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加快农机科技和机制创新,积极推动农机装备结构性调整,完善基层农机管理推广服务体系,强化依法管机,确保安全生产,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主要工作任务是要围绕农村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机械的装备水平;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林牧副渔业中特色农业和主导产业的农机化水平;围绕绿色南京建设,提高机械化造林营林和管理水平;围绕富民强市的总要求,提高农民收入中农机为农民增收的份额。到2007年,使我市的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达90%,农民人均增收来自农机化部分五年增加达100元。
三、突出重点,进一步提高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全市农机工作要紧紧围绕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的发展,以全面提高农机化水平为目标,进一步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加快发展。
要加快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引进示范和推广。不断拓宽农业机械化工作领域,本着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效益的要求,大力引进示范和推广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及水利、农田基本建设等农村经济活动所需的各类新型适用农业机械。要把各类农业示范园、产业基地和农业农村重点工程作为引进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窗口,积极探索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农机化发展的特点和要求,不断明确农机化发展的工作重点。要重视和加强农机科技创新工作,充分发挥南京地区的科技优势,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外农机化先进技术、先进装备和管理经验,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中心的产、学、研联合的农机技术创新体系,着力解决农村经济活动中急需的紧缺农机产品的关键技术装备。要切实加大农机科技培训力度,从使用入手,不断提高农业装备的使用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先进农业装备的使用效益。
要加快农业主导产业的机械化生产步伐。紧紧围绕全市农业结构调整确定的五大主导产业,加强农机配套,大力推广新型适用机械,努力实现生产、加工、包装等环节的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水平。林业生产要结合绿色南京行动计划,加快机械造林、营林步伐,大力推广打洞机、起树机、园林修剪机、苗木植保机和林木加工等机械,不断提高绿色南京的机械化水平。蔬菜生产要重点突出设施生产机械和无公害基地建设的机械化生产能力,重点推广使用田园管理机械,移动喷灌和微喷(滴)灌机械和清选分级包装机械等。畜牧业生产要重点提高奶牛公寓建设标准,加大牛粪无害化处理的力度,推广使用挤奶器及饲料加工机械。水产品生产重点推广使用投饵、增氧和清淤等机械。同时要大力推广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和包装机械。按照省里有关要求,实现水稻机械化种植仍然是今后一段时期农机化工作的重点之一,各地要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大力推广水稻高性能机插(播)机械、新型高效植保机械和技术,积极引进推广粮食烘干、精米加工和分级包装机械,加快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确保我市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逐步达到40%以上、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