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企业融资信贷信用、商品(服务)质量信用、交易合同信用、税(费)解缴信用为重点,建立健全企业自身的信用管理制度,加强客户资信管理,提高信用分析能力和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建立防范欺诈和承担风险的内部制约机制。
3.支持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企业信用自律团体或行业组织。逐步将仍由政府或其职能部门主持的具有信用特征的评优(认证)事项授(还)权于相应的信用自律团体或信用中介服务机构。
(五)培育诚实守信的公序良俗
1.加强诚实信用的宣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培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信用文化,促进企业更新观念,树立诚信理念,明确企业信用的重要性,增强“从我做起”的责任感,提高“从现在做起”的自觉性。
2.表彰企业信用典范,树立诚信之风。在全市企业中深入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讲诚信反欺诈活动,继续培育壮大诚信纳税、知名品牌、驰(著)名商标、“重合同守信用”、“诚信楼盘”、“无虚假误导广告”等商务信誉优良的企业队伍,宣扬其诚信经营事迹,发挥其诚信示范作用。
3.曝光失信案例,警示公众防范。适时选择反映社会“热点”的典型违法失信案件,利用媒体公示,使失信者从财产到声誉上付出代价。
4.抓好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引导。注重舆论宣传与监督,利用宣传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氛围,让守信企业感到荣耀,使失信企业自惭形秽。
(六)培养造就一支企业信用专门人才
通过内掘、外引、送培、实践等途径和方式,以企业信用监管人才和征信评价人才为重点,广泛开展企业信用知识教育和征信评价专业技术培训,加快建设一支与我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相适应的企业信用专门人才队伍。
(七)推行四项制度
1.企业信用档案制度。政府职能部门和有关机构在其职权范围内,可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经济户口”为户头,从工作需要出发,以各自在履行法定职责中发生的企业信用信息为内容,分别建立分门别类的企业信用档案,记载企业诞生、存活、消亡全过程中涉及信用的资讯、事件、荣誉、处罚等信息,为其监督管理活动服务。
2.企业信用身份证制度。以金融机构现行的企业信贷信用评级和企业贷款证为基础,政府部门监管企业信用记录为内容,信用中介机构评价结果为依据,对企业信用实行评级颁证制度。企业信用身份证可分为单项信用等级证和综合信用等级证两种;先试行单项信用等级证,条件成熟时实行综合信用等级证。
3.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在试行建立担保机构为商务信用有限的中小企业增强融资信用度的基础上,支持发展担保公司,充分运用担保机制,为中小企业增强融资、交易信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