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映各地畜牧业存量状况,为优化养殖结构,确定发展优势品种提供依据。
(二)反映各地畜牧业产品产量情况,为企业、农户生产和销售提供依据。
(三)反映绿色食品养殖业和特种养殖业情况,指导农户扩大生产。
(四)反映畜牧业发展相关资源、条件及其利用情况,为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五)反映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状况,为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和投资提供依据。
(六)反映全国及各省市畜牧业发展情况,为不同区域的横向比较,发挥我省比较优势提供依据。
(七)反映畜牧业发展的规划、政策,为更好地引导企业和农户生产活动提供依据。
二、调查内容
按照立足当前、兼顾长远,标准规范、按需设置,整体协调、互补共享的原则设立指标体系。主要反映22个方面的内容:
(一)畜禽存栏情况;
(二)畜禽出栏情况;
(三)畜产品产量情况;
(四)特色养殖业情况;
(五)绿色食品养殖业情况;
(六)与畜牧业有关的粮食、饲料情况;
(七)草原面积及产量情况;
(八)畜产品产业化情况;
(九)牧业产值、增加值及其比重等价值量指标;
(十)畜牧业发展典型资料;
(十一)畜牧业发展相关政策;
(十二)畜牧业发展规划;
(十三)粮食及饲料种植典型资料;
(十四)畜牧业收入变化情况资料;
(十五)畜产品价格变化情况;
(十六)畜牧业发展情况报告;
(十七)专题性调查报告;
(十八)全国及各省有关畜牧业生产情况资料;
(十九)世界畜产品生产情况资料;
(二十)科研新成果、专题研讨情况;
(二十一)各地有关牧业最新动态情况;
(二十二)根据企业、团体等需要提供或发布相关资料。
三、信息发布遵循把握准确性,提高科学性,增强时效性,树立权威性,加强协作性的原则,分步进行。
(一)信息发布周期。
1.月度信息。由奶牛、肉牛、肉羊、生猪、家禽存栏出栏情况,牛奶、牛肉、羊肉、禽肉、禽蛋等产量情况组成。月后7日前发布。
2.季度信息。由畜禽存栏情况、畜禽出栏情况、主要畜产品生产及价格情况组成。季后7日前发布。
3.半年信息。由畜牧业生产情况、特色养殖业生产情况、绿色食品养殖业生产情况、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生产情况等组成。报告期后10日前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