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公安、交通、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对事故多发路段和事故隐患路口进行实地踏勘,对排查出来的事故安全隐患,要认真组织分析,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对重要路口的治理方案,必要时应邀请专家和有关部门人员进行论证,提高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同时,明确各自工作职责,组织专门力量,做到定人员、定任务、定责任、定完成时间。各县(市)、区在确定初步整治方案后,应报请市级主管部门核准,再予以实施。各地要加强对整治工作的检查、监督和指导,确保治理措施落实到位。
(三)因地制宜,强化管理
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专家论证结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办法,因地制宜,因情施策。一是要运用物防、技防、人防等手段有机结合,完善必要的交通管理设施。二是要加强对沿线广大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增强沿线群众的安全意识;严格控制公路开口的审批,对未经审批擅自开设公路路口的,要加大处罚力度。三是要对重点路口加大日常安全管理力度,对不按规定驾驶、穿行的车辆要加强教育和处罚。
(四)多方筹措,落实经费
各地要由当地政府牵头,按照各相关部门管理内容、职责,认真做好各自工作,整治经费由当地政府负责筹措。收费公路沿线路口安全设施完善、工程改建由业主负责解决。同时,政府要发动沿线镇、村、企业对整治活动予以支持配合。
附件:公路路口专项治理措施、标准与要求
附件: 公路路口专项治理措施、标准与要求
公路路口的治理要严格按照“安全第一”的原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既要以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为目的,也要充分考虑保证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便利。
一、公路交通标志标线按《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标准进行设置和完善。
二、其它安全设施、工程标准按《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96)等有关规定进行完善。
三、具体治理措施
(一)加强公路沿线交通安全管理和宣传教育工作,建立乡镇、村协管机制,对一些重点路口,在事故高发和人、车流量高峰时段应加强上路巡查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