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委关于2003年秋种工作意见的通知
(皖政办[2003]53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农委《关于2003年秋种工作意见》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三年八月四日
关于2003年秋种工作意见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二00三年七月二十六日)
秋种是全年农业的基础。搞好秋种工作,对于迅速恢复灾区农业生产,夺取全省明年午季丰收,具有重要意义。今年秋种工作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重点,努力实现五个突破: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有新突破。进一步提高小麦、油菜等主要农产品的优质率,重点建设一批优质专用小麦和优质双低油莱示范基地,力争全省优质专用小麦达到40%,优质双低油菜达到90%。同时,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全面提升明年午季粮油质量安全水平。二是在生产水平上要有新突破。通过主攻单产,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全省小麦和油菜单产分别突破300公斤/亩和130公斤/亩。三是秋冬季农业开发要有新突破。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大开发力度,在调整好粮油作物区域布局的同时,加快发展秋冬季蔬菜、牧草等高效经济作物。四是在病虫害控制和良种应用等关键技术上要有新突破。要采取综合性技术措施,提高病虫害控制能力,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机播机收等适用技术,为实现明年午季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突破提供技术支撑。五是在服务方式上要有新突破。各级农技推广机构要做到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基层,克服困难,创新服务方式,把农业技术、信息真正送到农民手中,转化到现实生产力。
要实现上述五个突破,必须突出抓好以下六项措施:
一、调整区域布局,强化优质农产品的规模化开发。 结合实施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进一步调整秋种作物布局。油菜要在稳定沿江的基础上,重点开发江淮地区,着力建设沿江和江淮1200万亩双低油菜产业带;弱筋小麦要向沿淮集中,强筋小麦向淮北中北部集中,重点建设沿淮400万亩弱筋小麦产业带和淮北中北部600万亩强筋小麦产业带。以国家商品粮油生产基地、标准化示范基地和农产品优质化项目为依托,集中资金和技术,实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以良种补贴为抓手,实行统一供种,做到一村一品、一乡一品或一县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