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推动我省劳务开发迈上新台阶。劳务开发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3点:一是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开展公共培训、技能培训、定向培训等,优化劳务输出人员结构,满足市场对较高层次劳务人员的需求,实现由数量型向素质型、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由单纯劳务输出向综合劳务开发转变。二是继续扩大输出规模。抢抓订单,定向输出,协助管理,加强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劳务协作,提供准确的就业信息,促进民工有序流动。政府驻外办事机构要把劳务输出管理和服务作为重要的本职工作抓紧抓好。开辟新区,扩大海外劳务市场。巩固川藏劳务合作座谈会的成果,大力开拓西部劳务市场。三是进一步拓展农村内部就业能力。加大省内输出和转移力度,弥补“非典”疫情造成的损失。突出产业聚集功能,抓好重点小城镇建设,增强吸纳就业能力;鼓励各地积极恢复和发展“农家乐”、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农村第三产业,以增加农业的综合效益和农民就业门路。
五、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营销水平
大力发展农产品各类市场。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建设各类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交易市场。通过股份制、联营制、租赁制、委托经营等多种形式发展一批农产品市场。重点发展优势产品产区批发市场,选择主产区、交通枢纽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逐步建立功能完备的市场体系,健全流通设施、仓储条件和购销体制。构建现代流通网络,推进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积极推进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连锁经营和集中配送。
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验检测、认证体系建设。按照产前、产中、产后标准相配套的原则,抓紧制定急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完善检验检测体系,积极指导农产品生产基地(企业)、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开展检测工作。加快认证体系建设,做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标识管理工作,开展种植业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的认证,大力发展品牌农产品。
六、推进农村“三个转变”,促进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
加速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创新土地经营机制,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总原则,积极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为民营企业参与农业开发提供条件。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实体用地等非公用事业用地,可探索改征用为出租、入股的办法,允许农户自愿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或出租,让农民长期获得相对稳定持续的收益。同时可在部分地方开展农民以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加强征地管理,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对被征地农民给予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防止农民失地又失业。
加速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转变。落实对农业项目的贴息扶持和信贷扶持政策,引导有一定资金积累的农民投资开发农村项目。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带动民间资金转变。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扶持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资金要尽快下达、落实到位。要着重加大对农民增收有直接帮助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对城乡民间资金有导向吸引、聚合、启动作用的项目扶持性投入。积极鼓励参与农业开发的城市工商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乡镇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经营主体推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经营方式,吸引民间资金向农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