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中医药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1、在完成南京市中医医院肛肠中心新大楼基建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力争成为省首批开展基本现代化中医院创建的单位。通过创建,到“十五”期末,把市中医院建成以中医为主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成为代表南京市中医诊疗技术水平的医疗服务中心。
2、继续抓紧建设南京市中医药研究所。对疗效确切的老中医经验方进行发掘、整理、研究,加快研制开发中药新产品、新剂型,推广中医药科研成果,开拓中医科技服务渠道和技术市场,促进中药高科技产业发展。
3、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完成门诊楼的翻建,加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研究,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病种的疗效,到“十五”期末有5个单病种的诊治水平达到省内领先。
4、进一步加强区、县中医机构建设。现有县(区)级中医院在全面完成“十五”中医机构建设规划的基础上,2-3所达到二级甲等中医院的建设标准;各区级中医机构到“十五”期末各自形成1-2个中医特色优势明显的专科,同时全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5、鼓励有条件的区、县以上医疗机构按《
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建设中药制剂室,加强对院内疗效确切、优势明显的中医药方剂的研发工作。
6、“十五”期末,全市建成15个功能完善、中医优势明显的社区卫生服务站;8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配有能中会西的全科医生1-2名,并将中医药技术融入“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
7、继续加强综合专科医院中医科的建设,区、县级以上综合、专科医院均设立中医科,诊疗工作量达到全院医生人均工作量水平值,有条件的要积极争创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
8、力争再有1-2个县(区)达到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的水平;全市95%的镇(街道)卫生院有中医科,95%的乡村医生能用中西两法防治疾病。
9、评选15名左右省、市级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及10-15名乡村优秀中医;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完成15-20名青年中医跟师学习任务;培养20名左右中西医结合双学位人才;60%的中医执业医师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各级各类中医药人员的继续教育覆盖率100%;分期分批对中医机构80%的管理干部进行培训。
10、抓好市中医院肛肠科、多发性脑梗塞及中西医结合医院肺外结核国家级重点专科(病)建设单位的各项计划的落实,为2006年的全国验收打下坚实基础;对现有的南京市中医院骨伤科、针灸科、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瘰疬科三个省级中医重点临床专科抓好二期建设;继续抓紧秦淮区中医院妇科等8个市级重点专科的内涵建设,力争再有3-4个专科分别通过省级和市级重点专科建设的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