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计委《陕南中药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2、优化布局,加强专业化中药材种植区(带)建设。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市场导向、集中连片、专业化发展”的原则,加强地域专业化种植区(带)建设,以利于加强引导、示范推广、集中服务、统一管理,提高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避免盲目发展、重复建设、无序竞争。汉中市以天麻、杜仲、山茱萸、猪苓、西洋参、银杏、附子、黄姜、元胡为主,安康市以黄姜、杜仲、绞股蓝、葛根、秦巴硒菇、丹参、天麻、黄精为主,商洛市以丹参、黄姜、山茱萸、柴胡、天麻、红豆杉、五味子、金银花、桔梗为主,宝鸡市凤、太两县以秦艽、红豆杉、党参、林麝、山茱萸、柴胡为主,加强规范化基地建设。
 通过各市的优化布局,在最佳适宜区建设20个集中连片的中药材专业化种植区(带):1、勉县、略阳、宁强、留坝天麻药源基地;2、佛坪、镇巴、洋县山茱萸药源基地;3、略阳、宁强、城固、南郑杜仲药源基地;4、城固、洋县、勉县、南郑附子药源基地;5、略阳、勉县、留坝、城固猪苓药源基地;6、宁强、略阳、南郑银杏药源基地;7、城固、洋县、勉县、南郑元胡药源基地;8、白河、旬阳、汉滨、山阳、镇安黄姜药源基地;9、平利、岚皋、镇坪、宁陕绞股蓝药源基地;10、镇坪、平利葛根药源基地;11、岚皋、平利、紫阳、石泉、白河、汉阴杜仲药源基地;12、镇坪、宁陕、平利、岚皋、旬阳天麻药源基地;13、商州、洛南、山阳、商南丹参药源基地;14、商南、丹凤、商州山茱萸药源基地;15、商州、丹凤柴胡药源基地;16、商州、山阳、镇安、柞水金银花药源基地;17、洛南、镇安、柞水、山阳、商南红豆杉药源基地;18、洛南、商州桔梗药源基地;19、商州、镇安、柞水五味子药源基地;20、宝鸡市凤县、太白两县秦艽、红豆杉药源基地。
  二、构建陕南中药材加工业体系,加大中药材综合开发利用 
 1、积极推进中药加工生产发展。按照国家质量认证标准,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中药加工生产,延长产业链条。根据陕南主要中药材的特点及市场潜力,要加快以绞股蓝、葛根、黄姜、杜仲、丹参、西洋参、天麻、山茱萸等为原料的中药加工生产。发展重点是:一、构建三大产业链条,包括黄姜产业链——水解物、皂素、双烯、黄体酮、激素等;绞股蓝产业链——绞股蓝总甙、股蓝泼尼松片、绞股蓝冠脉康、绞股蓝地塞米松等;葛根产业链条——葛根素、葛根素片剂、葛根素针剂、葛根黄体酮等。二、形成五大中成药系列产品,主要有杜仲系列产品、天麻系列产品、西洋参系列产品、山茱萸系列产品、盘龙七系列产品。三、对产业链状延伸和系列化产品生产条件还不成熟的中药材从中间提取物、饮片或者中药制剂产品起步,积极创造条件,与区内外企业共同进行系列化开发,逐步延长产业链,提高加工附加值。着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中药加工生产体系,壮大中药产业的主体实力。打造中药材知名品牌10个,中药名牌产品2—3个。2006年,中药加工预期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
 2、发展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围绕主导产品开发方向,重点支持一批具有中间体提取和中药药品生产能力的企业做大做强,发挥对中药材种植和深加工链条延伸的龙头带动作用。在中间体提取方面,以安康市医化总厂、城固县振华化工厂、山阳县化工厂等企业为重点;在中药药品生产方面,以汉王药业有限公司、汉江药业有限公司、安康北医大药物研究所、安康正大制药集团公司、镇坪葛根素原料药厂、陕西香菊制药有限公司、陕西盘龙制药有限公司、陕西必康制药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重点。加强GMP认证,促进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改进制造工艺和原料标准,加快自主开发或联合开发新产品,使陕南地区的医药加工企业向规范化、集团化、现代化迈进。培育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中药企业集团10个,其中1—2个超过10亿元。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