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家环保总局关于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通知

             全年二氧化硫或COD排放总量(千克)
  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100%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万元)
  数据来源:环保部门。
  43.城市燃气普及率。
  指标解释:或称居民用气普及率。指城市市区使用天然气、煤气、液化气、工业可燃气及城市专供电炊的非农业人口数占城市非农业人口总数的百分比。
  计算方法:
           市区非农业用气人口数
  城市燃气普及率=-----------------------×100%
           市区非农业人口总数
  数据来源:统计、城建部门。
  44.噪声达标区覆盖率。
  指标解释:指城市建成区内,已建成的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占建成区总面积的百分比。计算方法:
            噪声达标区面积之和
  噪声达标区覆盖率=-------------------×100%
             建成区总面积
  数据来源:环保部门。
  45.城市生命线系统完好率。
  指标解释:是衡量一个城市社会发展、城市基础建设水平及生态安全的重要指标。城市生命线系统包括:供水线路、供电线路、供热线路、供气线路、交通线路、消防系统、医疗应急救援系统、地震等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系统。完好率最高为1,前4项以事故发生率计算,每条生命线每年发生10次以上扣0.1,100次以上扣0.3,1000次以上为0;交通线路每年发生交通事故死亡5人以上扣0.1,死亡10人扣0.3,死亡30人以上扣0.5,死亡50人以上则为0。后3项以是否建立了应急救援系统为准,若已建立则为1,未建立则为0。
  计算公式:
          ∑Pi
  生命线完成率=-------×100%
           8
  式中Pi为各生命线完好率。
  数据来源:城建、交通、消防、卫生、地震等部门。
  46.采暖地区集中供热普及率。
  指标解释:指城市市区集中供热设备供热总容量占市区供热设备总容量的百分比。计算方法:
           市区集中供热设备供热总容量(兆瓦)
  集中供热普及率=----------------------------------×100%
           市区供热设备供热总容量(兆瓦)
  数据来源:城建部门。
  47.高等教育入学率。指标解释:指进入高等学校读书的人数占同龄人总数的比例
  数据来源:统计、教育部门。
  (三)生态省建设指标解释
  48.酸雨频率。
  指标解释:指一年的降水总次数中,PH值小于5.6的降水发生比例。
  数据来源:环保部门。
  49.降水PH值年均值。
  指标解释:指一年降水酸度(PH值)的平均值。
  计算方法:降水PH年均值计算是将测得的每场降水的PH值换算成[H+]浓度,然后将[H+]按雨量加权后求出均值,再取其负对数即得到降水 PH年均值。
  计算公式如下:

        n  +         n  -PHi
        ∑[H ] ·Qi      ∑10  ·Qi
  __     i=1  i        i=1
  PH=-log[------------]=-log[------------]
          n          n
          ∑Qi        ∑Qi
          i=1         i=1

     __
  式中:PH—降水PH加权平均值;
   +        +
  [H ]i—第i场降水的H 浓度,单位
  mq//1;
  PHi—第i场降水的PH值;
  Qi—第i场降水量,mm;
  n—年降水场数;
  数据来源:环保部门。
  50.环保产业比重。
  指标解释:指环保产业产值占第二产业产值的比重。
  数据来源:经贸、环保、统计部门。
  51.物种多样性指数。
  指标解释: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与恢复水平的指标。生物多样性的计算和表示十分复杂,至今未见统一的标准,特别是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测定和确定,一般单位也难以完成,所以这里以物种多样性为代表,而暂不考虑基因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计算方法:
           考核验收年动植物的物种数
  生物多样性指数=---------------------------
            基准年动植物物种数
  (基准年为生态省建设规划开始实施的前一年)
  数据来源:林业、农业、环保部门。
  52.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率。
  指标解释:凡是列入国家珍稀濒危物种名录的珍贵、稀有和濒临绝种的动植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的比例。
  数据来源:林业、环保、农业部门。
  53.主要河流年水消耗量。
  指标解释:1、对省域内主要河流,国际上通常将40%的水资源消耗做为临界值。2、对跨省主要河流,水资源的消耗不得超过国家分配的水资源量。
  数据来源:水利部门。
  54.地下水超采率。
  指标解释:指一年内区域地下水开发利用量超过可采地下水资源总量的比例。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一是保持总量不变并尽可能增加,二是保证不受污染。为此,超采率定为0。即年开采地下水总量和年可补充的地下水总量相等。
  数据来源:水利部门。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