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领域重大科技攻关。加强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和减灾防灾等社会公益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强化对多发性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和职业病等疾病防治的研究,加快建立公共卫生长效机制,提高应对突发性疫病和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强化生态经济和环保产业的科研攻关,提高环境质量。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进一步完善“山江湖工程”发展规划,建立各具特色的生态经济示范区,促进“山江湖工程”的二次创业。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社会资本以多元化投资方式,兴办兴建科普机构及其设施,促进科普产业的发展。通过政策引导,调动社会资本大力创办科技中介组织,为经济建设提供科技服务。
四、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三个环节,努力造就宏大的人才队伍
19.实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到2010年,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培养上百名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优秀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理论专家,培养上千名具有省内先进水平、有较高学术造诣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带头人,培养上万名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起骨干作用的学科带头人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举办高层次人才研修班,加强出国培训和学术交流工作,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
20.强化高层次人才资源建设,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智力优势。通过构建尊重人才、鼓励创业良好机制,培养、用好现有人才资源。大力支持和鼓励国内外高层次人才以创办实体、短期讲学、合作研究与开发等方式为江西经济建设服务。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一批高级人才公寓,着力解决高层次人才家属就业、子女就读等实际困难,为高层次人才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建立和实施“江西省海外人才工作证”、“江西省外国专家证”制度,有组织地面向海外招聘人才,大力引进我省经济建设急需的外国专家和留学人员来赣创业。实施留学生创业工程,进一步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为留学人员搭建优质创业平台。加强博士后工作,到2005年,全省要新建成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不断扩大博士后招收人数。
21.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从今年开始,以科研、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等行业为重点,全面启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用3年的时间,在全省事业单位推行人员聘用制,用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聘用制度的正常化、规范化。专业技术岗位实行竞聘制,管理岗位实行职员制,工勤岗位实行等级规范。行政领导人员实行公开选拔、直接聘任、推选聘任、委任等多种任用形式。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择优录用,实行人事代理制。抓紧建立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