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扶持民族地区大力发展少数民族高中阶段教育,具体目标是至2005年,支持乳源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各新建1所独立普通高中;支持连南瑶族自治县田家炳中学(民族中学)实行高初中分离,扩大3县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努力使民族地区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不断满足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对接受优质教育的需要。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学生有一技之长。加快少数民族初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少数民族新增劳动力的科学技术及文化素质。
(四)制订优惠政策,积极鼓励、选拔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优秀大专院校毕业生和优秀教师到民族地区任教,充实民族地区教师队伍,改善教师、学科结构,重点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和英语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民族地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培养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全面提高业务水平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采取措施,努力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福利和生活待遇。
四、适应形势,努力推进,积极开展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
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当前国际国内民族问题的严峻形势作出的一项事关民族振兴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全省中小学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使他们从小树立“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对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各地要根据国家的要求和省的部署,积极推进,狠抓落实,还没有开展此项教育活动的地区和学校,要认真开展好这项教育。
五、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努力提高内地西藏初中班和内地新疆高中班的教育教学质量
举办内地西藏初中班和内地新疆高中班,为西藏和新疆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省的一项光荣任务。今后,这些班所在地的各级政府要从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来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领导,以满腔的政治热情,精心组织和认真落实。在增加办班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新世纪西藏、新疆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
六、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加快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