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技术进步的原则。跟踪世界汽车工业技术发展动向,调整产品结构,强化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4.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原材料,集中力量,加大扶持力度,培植壮大优势,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5.配套协调发展的原则。立足汽车工业生产配套的全过程,从最终产品入手,推进汽车工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相关工业与汽车工业共同推进、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目标。到2005年,整车年生产能力达到80万辆(重型车15万辆、轻型车50万辆、轿车15万辆),改装车8万辆,农用车220万辆;全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5.7%;中国重汽集团、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三大企业集团,成为国内重型车和轿车生产重要基地。到2010年,整车年生产能力达到170万辆(重型车25万辆、轻型车100万辆、轿车45万辆),改装车15万辆,农用车300万辆;全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0%,成为支柱产业。
三、发展重点
以龙头骨干企业为载体,以先进汽车制造技术为支撑,积极参与世界汽车产业分工,尽快形成整车、零部件与原材料同步推进、整车与零部件协调配套、龙头企业与一般企业共同发展的现代汽车工业体系。
(一)重型车。坚持高中档相结合,重点发展高档、高速重型载货车和豪华绿色环保公交、旅游客车。加快中国重汽集团的工艺装备升级,大力开发适合高速公路运输的重型车。推进中国重汽集团与瑞典沃尔沃公司合资项目的实施,建设沃尔沃亚洲生产供应基地。加快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技术中心和工业园建设,提高研究开发能力,扩大生产规模。加快与国内外大公司合资合作,开发生产高档大型客车。
(二)轿车。引进先进技术和车型,重点开发生产经济型轿车,逐步发展中高档轿车。以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为载体,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改进性能,提高质量和档次,搞好配套,尽快发展成为轿车生产重要基地。推进青岛颐中汽车有限公司与一汽集团合作,开发新产品,形成规模化生产。
(三)轻型车。开发生产技术含量和性价比高的轻型载货车及适合城乡需求的轻、微型客货车。依托重点企业,整合轻型车生产要素资源,推进联合重组,尽快形成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扩大与韩国现代汽车公司的技术合作,加快发展高性能轻型客车。
(四)特种车。重点发展军工、集装箱运输、工程施工与维修、消防、城市服务、机场专用、油田专用、通信专用等特种车和专用车。加快特种车、专用车生产企业的联合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集中度。加大技术开发力度,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高附加值产品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