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机局关于大力推进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增强紧迫感,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价值,增强干部群众的参与意识,并将机械化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工作纳入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抓实抓好。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探索有效的技术模式
  各级农机部门要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积极探索机械化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的技术模式。农作物秸秆量大面广,种植结构多种多样,因季节不同而种类不同。对水稻、油菜秸秆,除通过切碎旋耕埋草,反转旋耕灭茬埋草、反转旋耕灭搽还田及用机械化粉碎还田外,还可以示范以水田驱动圆盘犁、水田驱动耙为主要作业机具的水田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对于旱作秸秆,可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免耕播种和秸秆覆盖机械化技术,还可开展秸秆青贮、氨化、揉丝等技术示范,发展秸秆养畜,实现过腹还田,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各地要发挥自身优势,根据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情况,积极引进、研制和开发适应当地特点的低能耗、高效益、高质量、经济实惠的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机械。
  三、巩固成效,以点带面,强化辐射带动作用
  近年来,我省已初步建立了一批有基础、有条件、有机具设备的机械化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项目示范区。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坚持搞好农机化项目区建设,逐步帮助农机化项目示范区建立自我发展、自我壮大、良性循环的运营机制,研究探索发挥项目长效作用的方法。务农机化项目区要利用项目资金,加大对农机装备更新改造和升级换代的扶持力度,解决农业动力机械与配套农机具不适应的矛盾,坚持以中小型农业机械为主,大中小型农业机械相结合,农业机械化、半机械化并举,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工程等配套措施,努力创新示范模式,强化辐射带动作用。各地要认真总结经验,大力整合其他农机化项目以及种植业、畜牧业等各部门的资源,围绕主要作物,发挥优势,集中投入,建立各类新的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示范区,引导农民采用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技术。要加大检查指导力度,建立完善定期检查验收制度,确保在建项目顺利实施。
  四、充分发挥农机基层服务组织作用
  各地要充分发挥农机基层服务组织和现有机具的作用,组织好关键农时季节的作业服务,帮民解难,助民增收。要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和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鼓励具有一定服务能力的农机专业户开展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技术服务,尽快形成周密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网络,解决好农民单家独户办不了又办不好的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切实开展技术培训,充实基层农机服务组织的技术力量,加大推广力度,扩大推广面积,提高推广效果。
  五、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共同搞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