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各部门要按照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提出的“今年各项工作目标不变,任务不减,力争超过,全面完成”的要求,坚持两手抓,正确处理好当前防治“非典”疫情和抓好经济工作的关系。正视困难,振奋精神,增强信心,进一步加大力度,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力求在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突出重点,趋利避害,在困难中抓机遇,咬定目标不放松,把不利因素造成的损失化解到最小程度,努力做到减水不减收、防“非典”不减收。
二、抓住时机,迎难而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各地、各部门要抓住时机,迎难而上,巩固和发展上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千方百计确保今年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
(一)以抗旱和动植物防虫灭病为中心,切实抓好当前农牧业生产。要牢固树立以节水抗旱为中心的思想不动摇,进一步完善节水抗旱工作应急预案,做好黄河水资源灌溉调配工作;组织和引导农民切实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抓好病虫害防治,尽早做好“三夏”和秋冬农业生产的准备工作,扩大经作、蔬菜、优质饲草的种植面积,进一步加大设施农业的发展力度,努力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要突出抓好畜牧水产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进一步抓好奶牛、肉羊等优势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切实加快品种改良步伐,确保改良任务完成,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禁牧后的羊只饲养管理问题,认真落实动物防疫目标责任制,确保实现猪、牛、羊免疫耳标配戴率100%,猪、牛、羊口蹄疫免疫率100%,产地检疫100%的目标,力争做到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进一步发挥我区渔业外销优势,提高水产品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要加快生态建设,坚定不移地贯彻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生态优先、草畜业为主的方针,把封育禁牧后的工作重点由“禁”转为“种”,立草为业,以草兴牧,大力发展草畜产业;使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封育禁牧真正做到“退得下,留得住,不反弹”。要严格按照国家项目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生态移民项目的实施步伐,确保工程质量和年度任务的完成。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发挥项目带动作用。要继续深入开展农村“信用工程”,配合结构调整和封育禁牧,进一步加大小额信贷扶持力度,为广大农民发展生产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积极探索和建立政策性投入与农村信贷资金联动、互动的新机制。要充分发挥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工程项目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认真组织实施好生态、水利建设项目和农村道路、能源等“六小”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此拉动农民增收。各施工项目都要加快或提前项目进度,能提前开工的项目要提前开工,扩大用工规模;已开工建设的项目用工,要重点立足于区内解决,能使用农民工的岗位要尽可能使用当地农民工,确保区内打工农民有一个稳定的收入。同时,要强化农业项目管理,落实对项目的稽查监管,确保项目资金及时到位,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要按政策要求,及时、足额地给农民兑现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项目的补助粮、款,不得无故拖欠克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