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比较健全,专利服务体系比较完善,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二、主要措施
(一)组织实施河南省专利战略研究专项计划
以服务我省经济结构调整为主要目标,围绕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需要,按照区域、产业、企业三个层次,选择10—15项专题,组织实施河南省专利战略研究专项计划,并从专利工作经费中每年拨出专项资金,作为专利战略研究补贴经费。通过计划的实施,掌握了解国内外在相关专业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状况,确定我省关键技术发展领域,提升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
(二)组织开展企业专利示范试点工作
以我省大中型企业、企业集团和部分外贸企业为主要对象,围绕深化国企改革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开展企业专利示范试点工作。通过专利知识培训、专利申请资助、专利产品保护、专利中介服务、专利数据库建设等措施,培育和扶持一批知识产权制度健全、能自觉运用专利制度促进技术创新、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具有一定技术和市场优势的大中型企业(集团),带动更多的企业自觉实施专利制度,促进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各省辖市要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对象,以实用专利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重点,积极开展本地企事业单位专利试点工作,引导和扶持企业建立健全专利工作机制,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专利意识,提升企业运用专利制度的能力。
(三)做好重点专利技术产业化工作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采用政府资金引导、吸收社会资金投入为主的模式,设立专利实施资助资金,并依托专利技术中介机构和高新园区,构建专利技术孵化、转移平台,在促进自主知识产权产出的同时,推动重点专利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四)切实做好知识产权的基础工作
1.加大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力度。将知识产权法律的普及作为普法宣传的内容,利用多种形式,做好面向社会的宣传普及工作。同时,切实做好各级领导干部知识产权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2.加强知识产权培训工作。与省内高校联合建立专利人才培训基地,采用分散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在专利执法、专利代理、专利管理三个层面上,培养和造就一批精通业务、善于管理的复合型专利人才。根据企业需求,组织专家、学者开展专利信息检索、专利申请、专利战略制定与运用、专利技术合同签订、知识资产运营等方面的培训。
3.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知识产权、出版、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司法、海关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建立和完善信息通报制度、案件移送制度和联合执法制度,严厉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不法行为。
4.加快专利中介服务机构建设。通过人才培训、政策导向等措施,引导和扶持专利代理、专利转让、专利评估、专利诉讼、专利文献检索、专利战略咨询等各类专利中介服务机构的创建和发展。同时,研究制定专利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规范中介服务机构的市场行为,维护公平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