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的通知

  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统一、协调发展。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证人民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侨务政策,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按照各自章程开展工作。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全面落实村民自治制度,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巩固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坚持依法治省,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严格遵守宪法,认真执行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增强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透明度,提高立法质量。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维护司法公正,切实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提高公民法律素质。
  依法治理社会环境,维护社会稳定。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民事调解和劳动争议调处工作,正确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防范和惩治邪教组织的犯罪活动,坚决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国家安全教育,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分裂等破坏活动。
  加强国防教育,搞好“双拥”工作,支持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加强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强化信用意识,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信河南。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活动。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深入持久地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宣传教育活动,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积极培育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宣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和先进典型,使全省人民始终保持与时俱进、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继承和创新并重,实施精品工程,打造文化名牌。坚持和完善支持文化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重视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扶持重要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河南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边远落后地区的文化发展。加强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成河南省艺术中心等一批重点文化工程。健全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认真搞好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中原文化影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运行机制,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集团,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努力实现我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三)发展教育科学卫生体育事业,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