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液化。煤炭液化制造石油产品,是能源替代战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争取国家煤炭液化万吨级工试装置在我省建设。力争到2007年或稍长一点时间,使淮南形成100万吨煤炭液化的年生产能力。
煤层气。加快两淮煤层气开发力度,积极推进淮南煤层气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提高利用能力。力争到2007年,两淮地区煤层气年抽排量达到4.5亿立方米,其中淮南矿区2.5亿立方米,淮北矿区2亿立方米。
5、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今后五年或稍长一点时间,集中力量,培育和建设合肥科学城及合肥软件、合肥生物医药、淮南生物医药、芜湖新材料、铜陵电子材料、亳州现代中药等具有我省特色和优势的六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纳米技术,推进纳米材料的应用和产业化。围绕基地建设,继续实施国家重大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滚动实施省50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积极推动国家(省)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提高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能力。力争到2007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年总收入达到1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
6、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
农产品生产。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突出发展养殖业和高效经济作物,建设专用小麦、水稻、棉花、“双低”油菜、茶叶、花生、蔬菜、猪牛羊禽肉、蜂产品、水产品等十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加快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监测体系、认证体系和监督体系,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力争到2007年粮食年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2600万吨,肉类总产达到400万吨,水产品总产达到200万吨,农产品优质品率达到60%,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粮油、水果加工。以农业产业化骨干企业为主导,以一大批龙头企业为支撑,推动农副产品深度转化。加大丰原集团等对外合作,全面建设丰原集团700万吨农产品加工等项目。努力争取国债资金,支持华康粮油、砀山梨汁等一批项目建设。积极稳妥推进白酒行业重组。到2007年形成1500万吨粮油加工、100万吨水果加工、200万箱卷烟、50万吨优质白酒的年生产能力。
畜牧深加工。大力发展冷却肉、分割肉、直接食用熟肉和乳制品。推进淮南益益乳业、农垦正达肉鸡集团、六安天业集团、桐城鸿润集团等项目建设,支持与雨润、金牛实业等省内外优势企业重组,鼓励大型肉类加工企业产销一体化,健全市场网络体系。到2007年形成700万头猪、200万头羊、100万头牛、1亿只家禽、500万件羽绒制品、20万吨乳制品的年加工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