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积极稳妥推进壮文进校和壮汉“双语”教学试点工作。壮族聚居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和群众的要求,有计划地试行壮文进校的实验工作,壮文试点学校应当认真贯彻执行“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的教学方针,搞好双语教学工作。把壮汉双语教材建设列入自治区教育发展规划,予以重点保障。加强壮文教材建设,编译具有民族特色的壮文教材,不断提高壮文教材的编译质量。要把壮文教材建设所需经费列入教育经费预算,资助壮文教材的编译、审定和出版,确保壮文教材的足额供应。自治区把广西壮文学校建成培养培训高质量双语教学师资的基地,加强双语教学管理和双语教研队伍建设,促进壮文进校和壮汉双语教学工作积极稳步开展。
(八)积极推进民族教育手段现代化进程。重点支持民族地区建设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立县级远程教育教学点和乡级电视、数据收视点,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启动校园网络或局域网建设,培养培训教师和管理人员;成立专门机构,努力开发符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和民族特点的学校管理和课程教学课件库、素材库。要加强民族地区中小学语言教学室和计算机室的建设,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要大力普及民族地区实验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学校实验教学水平,“十五”期间全区基本普及实验教学工作要有明显的进展。
(九)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学校德育工作。我国是由多民族组成的社会主义国家,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我区是有12个世居民族聚居的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对于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发扬民族优良传统,振奋民族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高举民族团结进步的伟大旗帜,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要把维护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教育,加强我国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浴血奋斗历史的教育,加强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伟大祖国历史的教育。进一步增强各族师生“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观念,牢固树立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道德观念,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为促进我区民族团结进步,实现我区富民兴桂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安定团结的良好环境,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做出贡献。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