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意见
(新政发[2003]53号)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老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各级政府必须从自治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老龄工作。
一、充分认识加强老龄工作的重大意义
自治区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57.7万,占全区总人口的8.2%,预计到2010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自治区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虽然比全国晚,但老年人口4.36%的增长速度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6个百分点,且呈现逐年加快的趋势,在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老年工作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必然引起人口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给我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一系列深刻的影响。充分认识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老年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老年人为新疆的解放、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让老年人共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敬老、养老、助老以及代际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正确处理和解决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对促进自治区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老龄工作。十七年来,自治区先后颁布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条例》 (以下简称
《条例》),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老龄事业发展计划》、《自治区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和《自治区开展“助老工程”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法规,有力地推动了我区老龄事业的发展。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新世纪老龄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新阶段的老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六大报告把“老龄人口比重上升”作为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七大因素之一,充分说明人口老龄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影响,说明老龄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解决好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容忽视的重大社会问题,对自治区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至关重要。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老龄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做好老龄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要从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的重大意义。
二、老龄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