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城市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实现计划生育工作“两个转变”和优质服务的重要途径。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对计划生育咨询和技术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低生育水平下的人口问题,如独生子女教育培养、老龄人口的养老、生殖健康和性教育等问题日趋突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加大,而目前城市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以及管理方法难以适应工作需要。只有加强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逐步建立起以社区为依托,计划生育主管部门、有关部门、技术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卫生医疗机构等广泛联系、密切协作的管理与服务网络,才能改变现状,为计划生育工作“由仅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向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人口问题转变;由以社会制约为主向建立利益导向和社会制约相结合,宣传教育、科学管理、综合服务相统一的机制转变”创造条件,在城区率先实现“两个转变”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满足不同人群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
(三)加强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与居民自治有机结合。由地缘关系、文化特征、居民认同感为纽带而形成的社区机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居民自治。计划生育涉及居民的切身利益,只有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融入社区建设,使计划生育协会和各种民间组织及广大居民群众参与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才能保障计划生育工作的真正落实,推动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构建社区自治和社会支持有机结合的城市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体制
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城市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机制的要求,正确把握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坚持民主,实行自治,资源共享,综合服务的原则,从本地实际出发,建立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机制。
(一)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自治组织设置及其职责。一是县(市、区)计划生育部门要成立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整合社区资源为育龄妇女提供计划生育服务;协调落实各项计划生育优惠政策等。二是建立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社区居民委员会内要有1名副主任或者委员分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三是设立责任小区组长、楼长,协助开展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日常工作。
(二)建立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阵地。采取与卫生医疗机构共建、与驻社区单位联建、与城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连锁建的办法,建立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室,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和必要的设施,负责查环、查孕、查妇科病和组织育龄妇女进行优生监测、生殖保健、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