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目标实现后,林业优势果品产业带规模达到100万亩以上,进入盛果期后,预计年产枸杞及优质果品近10亿公斤,各项产值突破30亿元,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近2亿元,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优势果品产业带建设可绿化、美化近百万亩宜林地,提高项目区森林覆盖率,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实现山川秀美和小康社会将发挥重要作用。
优势果品产业带的生产均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就近,就地转移。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不仅增加农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而且还将带动果品加工、保鲜、贮藏以及运输业、包装加工业、信息中介服务的发展,扩大就业门路,增加就业机会。同时农民收入的增加将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促进人们生活质量提高。
六、实施措施
(一)政策措施
1.林业优势果品产业带的建设坚持“谁栽种、谁受益、长期不变、允许继承、合法转让”的政策。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国家、集体,企业、个人一起上。凡在工程区内新建林业优势果品基地的单位和个人,均可按属地管理的原则,统一纳入所在地林业优势果品产业带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经验收合格,按统一标准,享受所属工程项目的相应补助。凡利用信贷资金从事林业优势果品产业带建设、良种繁育、果品贮藏加工的单位或个人,3年内予以贷款贴息,年贴息率为2%。
2.林业优势果品产业带建设实行择优扶持和责任追究制度。在年度建设任务、财政补助资金的安排上,谁有积极性就支持谁,谁干得好就多支持。对因领导不重视,措施不到位等原因造成当年建设任务完成差的市县,自治区人民政府责成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予以通报批评,并相应调减以后年度的林业建设任务和投资,形成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
3.自治区农口各有关部门要把林业优势果品产业带建设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予以高度重视,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在节水灌溉、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日元贷款等现有工程项目的安排上,要支持林业优势果品产业带的建设,使各部门的资金优化配置,形成合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苗木保障
良种壮苗是基地发展的基础,为了确保优势果品产业带建设必需的苗木,实现品种优良化、苗木规格标准化的目标,自治区将建立枸杞、红枣、葡萄、梨、桃、李子等发展主导品种的采穗圃,基地建设所需苗木,全部实行由采穗圃统一提供种源,按产业带建设进度规模计划定向育苗,鼓励区级示范苗圃、中心苗圃、骨干苗圃及具备技术条件的企业、农户共同承担苗木生产,加强苗木质量管理和检疫,确保优势产业带建设所需苗木的品种质量和数量。基地建设苗木全部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统一采购供应,各市县林业部门一定要采取一切育苗手段,根据年度规划,组织安排好育苗计划,严禁用劣质苗木和品种建园,严把建设苗木质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