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水产品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流通市场卫生安全监管,扩大卫生安全检测覆盖面;完善以批发市场为实施地、产品质量卫生安全为目标的三级安全监管网络;根据市场经营品种和特点确定自检、抽检指标,确保市场流通水产品卫生安全。
(五)加大打假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取缔和严惩制假售假窝点。
按照《
产品质量法》、《工商企业登记法》及《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等法律法规,坚决取缔无证照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严厉打击无证照食品生产经营行为,确保食品企业市场准入合法率达到100%。
以城乡结合部、农村乡镇为重点,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捣毁假劣食品制售窝点。
(六)建立应急反应机制,将突发性事件危害降低至最低程度。
市和区县要建立食品卫生安全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反应机制,制定预防与应急准备、报告与信息发布等制度,并根据本市食品卫生安全特点,研究提出相应的应急措施和法律责任,以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食品卫生安全突发性事件的危害,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七)以诚信为本,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根据食品行业特点,研究制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统一制定本市食品信用标准,实现信用信息的互通互联。开展行业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失信惩戒机制,对企业违法违规的行为要记录在案,公示社会,起到警示惩戒作用。
四、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实施食品放心工程要坚持“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体制,落实“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工作格局,实行属地化管理。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对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的领导和协调。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确定工作重点、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实施方案,并落实工作责任制,将任务和责任分解到有关单位和个人。
(二)搞好分工协作,加强综合治理。
食品放心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同心协力,齐抓共管。食品监督部门要做好牵头组织工作;卫生部门要加强卫生许可证发放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学校食堂和餐饮业的卫生监督。质检部门要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加强产品的检验检测,完善标准,实施加工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工商部门要认真做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注册工作,取缔无证照经营行为,加强上市食品质量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虚假食品广告;农业部门要以源头管理为重点,建立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完善检测、标准和认证手段,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商业部门要加强食品流通的行业指导和管理,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市整顿办将在工作中加强督促、协调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