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积极推进郊区城市化
15.以建设环渤海地区现代化城市集群为目标,按照精心规划、政府调控、市场运作、讲求实效的要求,有步骤分阶段地加快城镇建设。
16.加强郊区城市化总体布局规划。统筹城乡道路、供水、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向郊区的延伸,把郊区基础设施纳入市行业管理范围。统筹城乡公共设施规划和建设,市财政每年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大部分用于郊区。参照北京、上海等地做法,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17.加强城镇建设的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土地批租、税费、户籍管理等政策手段,充分考虑长期和近期效益,合理安排进度。在不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对城镇房地产开发和其他建设用地予以保证。
18.多渠道筹集资金,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城镇建设。各区县受市政府委托,可以成立土地整理部门和城镇建设投资开发公司,市财政垫支一定额度资本金,区县财政注入部分资本金,以开发的土地收益做抵押,向银行贷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升值后,再出售给开发企业;或建设商品房出售给个人。建立城镇发展建设专项资金,由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资金,用于郊区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的贷款贴息、中央支持项目的配套、试点示范引导资金和市城镇建设投资开发公司的启动。各区县也要做出相应安排。
六、发展滨海三区经济,促进滨海新区发展
19.塘沽、汉沽、大港三区要依托港口、开发区、保税区和大港油田,按照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思路,以海岸带和近海综合开发为重点,发展服务业和配套加工业,做好发展临海产业的文章,促进滨海新区在更高层次上加快发展。
20.积极推进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海洋石油化工产业园区建设,搞好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形成海洋产业聚集效应。抓紧海水淡化项目的研究与论证。加快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进一步发展现代化海水养殖业。大力改进滨海三区的交通条件。把滨海三区建设成海洋经济产业带、国际物流贸易中心和海上观光旅游基地,成为全市乃至北方地区最具发展活力的现代化新城区。
七、发展市区经济,增强城市功能
21.市中心城区在搞好城市建设管理、安排好人民生活的同时,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都市工业,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加强与滨海新区和周边地区的联合与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22.做大做强服务业。抓住海河综合开发机遇,发展商贸、餐饮、旅游、房地产业,形成以海河经济服务带连通各功能区、功能区支撑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重视发展特色经济,鼓励吸引外资对“五大道”、意式风情区等风貌区进行综合开发和资产置换。通过发展壮大国有、集体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提升服务业的规模与档次。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逐步建立功能齐全的三级社区服务网络,使其成为市区经济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