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运动队伍建设和训练质量的提高。加强市体工队、市体育运动学校、市、区业余体校和中小学传统项目学校四级训练网的建设。加大对业余训练的投入,突出重点,保证训练,严格管理,办出特色。要把业余训练与传统项目学校的布局结合起来,把市少年体育比赛与学校体育竞赛结合起来。要鼓励、扶持各类体育企业、俱乐部开展青少年有偿业余训练,并纳入全市业余训练网管理。
四、制定和完善体育经济政策,大力发展体育产业
将体育产业纳入经济发展规划,把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作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体育产业的调查研究,建立体育产业统计信息制度,制定鼓励、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行为,确保体育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积极探索体育产业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结合点,提高体育事业的社会化、产业化程度;鼓励体育企业成立行业协会,依照社团组织的章程、行业法规,规范经营行为。
建立和完善体育产业扶持政策,提高体育自身发展的能力。税收、财政、金融部门要依据国家规定,进一步扶持体育产业的发展。建立体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多样化的体育发展投融资机制,广开门路筹集资金。调整和优化体育产业结构,重点扶持体育健身市场,带动体育服装、器材、保健用(食)品市场的发展,重点扶持一批体育骨干企业,实现企业优化升级,树立名优品牌,形成集团规模。
拓宽体育彩票市场,继续做好体育彩票的发行、管理工作。拓宽体育彩票发行渠道,增加发行网点,扩大发行额度。严格彩票发行与分配的管理,特别是公益金的使用、审计制度。通过政府和市场双重渠道,利用新闻媒体和信息载体,大力宣传体育彩票对社会公益事业、体育事业的支持、资助,提高发行和收益使用的透明度,增加社会公众对体育彩票发行的支持和信任。
鼓励对体育事业的捐赠。企业和个人赞助体育赛事、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活动,符合税法有关规定的,可享受国家有关规定优惠政策。对境外捐赠的实物,涉及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五、深化体育体制的改革,完善体育事业发展和创新机制
继续推行体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提高体育行政部门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水平。明确政府和社会的事权划分,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理顺体育行政部门与体育总会的关系,明确职责分工,体育行政部门主要抓全市体育宏观规划、制定政策,实施行政管理和提供服务,发挥指导、协调和监督的作用。体育总会和各单项体育协会,主要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承办体育竞赛、表演等,担当具体执行体育政策,落实各类计划,贯彻实施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