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疫点及其周边消杀:有疫情情况下,疫点所在楼宇及半径50米范围内的消杀以市、区疫控部门的专业人员为主,街道消杀站参与,居委会配合实施;周边及面上的消杀工作以街道消杀为主,市、区疫控机构派人员指导。PC0公司承包的服务单位,要按疫情控制要求,义务追加消杀次数。
四、防制设施建设
各单位要注意加强防制蚊虫的设施建设,并有计划地逐步推进。
(一)通讯电缆沟和工程电缆沟,能垫沙的要垫沙,不能垫沙的要畅通排水,不要形成坑道积水;蓄水池一定要密封,破损的要修复,以防蚊虫飞入产卵。有关职能部门要按防蚊设施建设要求,进行全面检查,落实相关措施。
(二)下水道沉沙井。要有计划安装防鼠防蚊闸板,重点是公园、住宅小区、学校、机关单位等院内。应该安装的下水道沉沙井,3至5年内要全部完成安装,各单位要制订计划,逐步推进。经费投入按市、区及单位各三分之一结算。市将每年按计划安装不少于一万个。
(三)安装灭蚊灯箱。灯箱集灭蚊功能和爱卫公益宣传于一体,是小区、公园、机关大院内比较好的一种卫生基础设施,实施免费安装,各单位要尽快制订安装计划,向市、区爱卫办申请,由广州鼠害与卫生虫害防制协会组织实施。
(四)加强个人和住家居室防护。居民住户、传染病医院门诊和收治登革热病人住所、幼儿园等场所,要安装纱门纱窗,形成隔离带,防蚊虫叮咬。各有关职能部门对重点场所和重点单位要组织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业务与技术指导
日常工作,各级爱卫部门和各条块从事爱卫工作的干部,要熟悉灭蚊预防登革热相关知识,加强业务培训,认真做好辖区内或本系统内灭蚊的工作计划和布署,督促灭蚊行动的实施,对重点单位进行现场指导。各区爱卫办和区街要抓好基层单位的培训工作,积极开展孳生地调查研究,进行相关资料分析,掌握本辖区内蚊密度动态变化,并及时通报上级部门和有关单位,及时采取相适应的灭蚊措施。有疫情发生时,各级爱卫部门和各条块从事爱卫工作的干部,要全力投入第一线开展业务与技术指导工作,督查、综合、上报灭蚊行动和相关监测情况。
各级疾病控制中心和从业人员,要定期监测蚊虫活动变化规律,尤其是媒介白纹伊蚊种群数量、密度指数、孳生场所等有关情况,及时将相关资料提供给卫生行政部门和爱卫部门,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技术意见,同时做好新药推广试验及灭蚊技术效果评价。在有疫情发生时,对疫点要实施定点监测,每周报告监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