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估内容。
1.组织机构年度运作情况。
2.各区(县级市)、街道办事处(镇政府)经费投入情况。
3.健康教育开展情况。包括健康教育覆盖率、群众(或学生)登革热知识知晓率、行为正确率(要求入户开展问卷调查,每街、镇调查50位市民)、宣传材料发放数量、小区宣传栏宣传情况、公共媒体宣传情况(统计次数,累计小时)。
4.环境治理情况。包括闲置工地数量及管理情况,拆迁工地数量及管理情况,公共地带、楼房间、雨棚、天台垃圾清理情况。发动爱国卫生运动次数、参与率(按“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相关指标进行检查)。
5.蚊媒密度指标。行政街或建制镇民居的布雷图指数控制在5以下,行政街除民居以外的各种室内外环境各类存水容器和积水中标准间指数达到1以下,废弃及闲置积水容器率不超过1%。
6.疫情处理指标。疫点布雷图指数必须在1周内控制在5以下,对疫点采取措施后在一个最长潜伏期之后没有新发病例,疫情持续时间,每一疫点杀灭成蚊次数、间隔时间。
7.监测指标。完成监测计划情况(病原学、血清学监测数量),蚊媒监测频次,是否建立监测数据库,是否定期分析监测数据,疫情报告情况,监测网络人员培训情况,登革热知识掌握情况(试题考查)。
8.传染病管理与病人救治指标。住院隔离率,首诊误(漏)诊率,平均发病至入院天数,平均发病至确诊天数,入院至接到报病平均天数,平均住院天数,人均住院费用,病死率。
(二)考核形式。
由市登革热防制工作联席会议委托市卫生局、市爱卫办组织实施考核,每年1-2次。各区、县级市也要自行组织考核,通报考核结果。
附件:广州市2003年蚊虫防制工作方案
附件: 广州市2003年蚊虫防制工作方案
根据《广州城区灭蚊达标实施方案》、《广州市蚊类防治技术方案》,总结全市2002年灭蚊的经验教训,为防止登革热疫情今年在我市再次暴发流行,2003年我市的蚊害防制工作要迎难而上,坚持早抓、抓实,常抓不懈。要以防制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为重点,同时防制我市优势蚊种--致乏库蚊。要继续贯彻预防为主和综合防制的方针,坚持生态防制和化学防制相结合,群众动手和专业队伍实施相结合,重点防制与全面控制相结合的防制策略,把蚊虫密度控制在不足为患的水平。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应将防制登革热等传染病工作与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自觉为民办实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提高我市“两宜”水平,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分类指导”,发挥爱国卫生运动优势,把蚊虫及其传染病防制工作落到实处。
一、组织宣传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