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方案。事业单位试行聘用制度首先要从组织、人事、纪检、工会和职工代表中,抽调懂政策、懂业务、办事公道、群众威信高、又有广泛代表性的人员组成专门工作机构,负责聘用制度改革的具体工作。试点方案的制定要本着有利于保护人才、留住人才、有利于人才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试点方案要在职代会充分酝酿讨论、发扬民主的基础上,由单位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二)科学设岗。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和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在核定的编制范围内,结合本单位实际,设定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管理人员岗位、工勤人员岗位,确定岗位职责权限和工资待遇,明确岗位层级比例。岗位设置既要有利于吸引人才和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又要杜绝因人设岗。
(三)公开竞聘。事业单位在竞聘过程中,主要以现有在编、在岗人员为选聘对象。按照岗位的职责和聘用条件,打破身份、职务和职称界限,实行公开竞聘,通过考试、考核、竞争、答辩等方法,择优聘用工作人员。因受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和专业不对口等原因的限制,致使部分高层次人才得不到聘用的,有关部门要负责配置到有岗位职数并能发挥其作用的岗位上。聘用单位要对聘用人员逐一签定聘用合同,实行一次性身份转变,并经有关部门鉴证。在公开竞聘上岗过程中,应注重德才兼备,留住人才、留住骨干,优化队伍结构,调动人员积极性。个别职位在现有职工中确无合适人选的,可在核定的编制、计划数额内,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对于以公开招聘方式进入事业单位的新参加工作人员,要严格规范聘用程序,完备聘用手续,实行人事代理制度。事业单位接收和引进工作急需的硕士以上学历的研究生和副高级以上职称的高层次人才,在编制和计划内要优先办理,单位编制计划已满的,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解决。
要把实行聘用制度与改革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任用制度结合起来,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改进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办法,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程序,采取直接聘任、招标聘任、推选聘任、委任等多种形式任用。要配强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要真正把素质高、事业心强、懂技术、会管理的人员配备到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中来,确保聘用制公正、公开、健康进行,推动事业发展。
(四)聘后管理。建立和完善聘后管理的一系列制度,严格按制度执行,保证聘用制度的实际效果。聘后管理的重点是完善考核制度,切实把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奖惩任免等工作的依据。对续聘、解聘、辞聘和经济补偿等要按照有关政策执行。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