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全省行政执法队伍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进依法行政,实现四川发展新跨越的迫切需要。各级政府和部门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找准本地区、本部门行政执法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切实措施,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加强教育,牢固树立三个观念
(一)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观念。在行政执法的全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的要求,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执法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在执法活动中,要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忧民之所忧,急民之所急,谋民之所需,要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破除特权思想,抛弃衙门作风,从根本上解决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对群众“冷硬横推”甚至欺压群众的问题。
(二)牢固树立公正执法的观念。公正执法,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只有公正执法,不枉不纵,才能树立法治权威,才会有良好的社会秩序和风尚,法律所蕴含的公正、公平、正义、秩序等基本价值才能最终得以实现。行政执法部门作为国家法律最直接的执行者,也只有把公正执法作为根本准则和宗旨,才能更好地履行
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行政执法人员要加强执法纪律学习,坚定公正执法信念,恪守社会主义法制原则,把公正执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不折不扣地将法律的规定和精神贯彻到执法活动的全过程。
(三)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依法行政是体现现代公共行政管理的本质要求。要加强法制学习,牢固树立“行政职权必须依法行使”、“职权与职责统一”的依法行政观念。依法行政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使政府能有效地维护法律秩序,保证人们具有充分的社会和经济生活条件。行政执法人员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实施者、执行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才能严格执法。行政执法人员不仅要学习本系统的专业法律知识,还要学习
宪法、
刑法、民法和
行政处罚法、
行政复议法、
行政诉讼法、
国家赔偿法等基本法律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法律修养。行政执法部门要建立经常性的法制学习制度,把法制学习纳入日常政治、业务学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