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快烟草产业发展的通知
(鲁政办发[2003]61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烟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社会消费需求和增加国家及地方财政收入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为贯彻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我省烟草产业发展,尽快实现由烟草大省向烟草经济强省的跨越,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认清形势,增强加快烟草产业发展的责任感
我省是全国重要的烟叶种植和卷烟生产及消费大省。2002年全省种植烟叶3.7万公顷,生产卷烟226万箱,批发销售卷烟224万箱,实现工商利税60.3亿元(居全国第六位),上交税金51.6亿元,取得历史最好成绩。但与先进省市相比,在产品知名度、生产规模集中度、单位产量经济效益和市场控制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与我省作为卷烟生产及消费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同时,根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从2004年起取消外烟零售许可证,外烟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将越来越强烈。各地、各部门和烟草行业广大干部职工要进一步增强加快烟草产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结合学习贯彻省委工作会议精神,解放思想,干事创业,以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开创烟草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二、烟草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十五”后3年烟草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培育大市场、大品牌、大企业,全面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控制力,尽快实现由烟草大省向烟草经济强省的跨越,为全省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奋斗目标是:到2005年,省内卷烟产量保持在230万箱,省内销量达到270万箱,省外销量达到30万箱,省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5%以上,培育2—3个全国名优品牌,卷烟单箱利税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烟叶种植面积保持在4万公顷,收购量160万担,上等烟比例达到30%以上,全行业实现利税100亿元以上,争取比2002年翻一番。
三、狠抓基础,巩固扩大山东烟叶优势
烟叶产区各级政府和烟草部门要以“控制总量、提高质量、调整布局、优化结构”为重点,抓好烟叶生产,为提升全省卷烟质量档次打好基础。烟草部门要建立优质烟叶基地发展扶持资金,引导烟叶生产向适宜地区集中。大力发展烟叶基地县,发展种烟农场和种烟大户,形成地域明显、风格突出、专业化水平高的烟叶产业带。要建立烟叶质量保证体系,大力普及实用技术和优良品种,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推进烟叶规范化和标准化生产,优化烟叶等级结构,提高烟叶质量和烟叶种植的比较效益,增加烟农和地方财政收入。
四、加快调整,培育发展卷烟大企业、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