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机械行业。重点提高汽车、农用运输车、大中型拖拉机、内燃机、联合收割机、电线电缆、高压开关、高等级变压器、工程机械和机床领域的信息化水平。其中,在汽车电子产业重点发展发动机电子控制、汽车传动和行驶控制、汽车安全及故障诊断、车身控制、汽车信息系统及种类汽车音响、汽车制造信息标识和维修服务电子设备、汽车用IC和各类元器件。“十五”末,规模以上企业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应用率达到95%,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等应用率达到80%以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应用率达到50%以上;数控车床、数控锻压机床和成套数控生产线等产品的产量和国产化水平在国内领先。
应用先进生产模式和管理技术,推动企业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和管理的科学化;开发和应用虚拟制造技术和并行工程技术,提高机械产品的功能层次和智能化、数字化程度;应用综合自动化技术,提升生产过程柔性化、自动化水平;应用企业资源计划,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开发和应用网络化制造技术,促进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制造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计算机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改造传统的机电产品,开发数字化、智能化的新产品。
5.建材行业。重点提高水泥、玻璃和建陶等领域的信息化水平,“十五”末,信息技术应用科技贡献率提高到80%,主要建材装备6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工艺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达到100%;建立建材信息数据系统。
6.冶金行业。重点提高钢铁及有色金属领域的信息化水平。“十五”末,主要企业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建立山东冶金信息数据系统,实现相关信息的数字化、可视化和智能化。
加快新一代基础自动化装备的国产化研究和产业化建设步伐,提高基础自动化水平;研究开发智能技术,生产各工序和全线过程的智能化控制系统、过程自动化工程软件开发工具和工程平台等技术,加强过程自动化中智能化成套工艺装备的产业化研究开发;提高企业办公自动化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
7.煤炭行业。重点建设全矿井信息化网络系统,工作面自动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矿井安全生产综合自动化监测监控系统,煤炭运销系统信息化技术,煤炭洗选加工过程自动化测控技术及全省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信息技术。“十五”末,在矿区、矿井基本实现生产调度高速检测、监控;在国有重点矿区建设综合数字信息主干网;建成山东煤矿生产信息网。
8.石油行业。建立和完善石油石化企业网络化经营系统,推进业务流程规范化、企业管理网络化、业务运营电子化、决策支持科学化。在油气生产和炼油化工过程中,推广应用集散控制系统(DCS)、计算机监控系统(SCADA)、现场总线(FB)等生产控制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