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信息产业厅关于加快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三、目标和任务
  (一)总体目标。优先发展信息产业,使我省信息技术和产业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利用信息技术重点改造全省十大传统产业,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装备制造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带动作用,促进全省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到2010年,各经济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大型企业全面实现设计、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中小企业应在深层次、宽领域的应用信息技术上实现突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在设计、科研单位的普及率达到100%;智能控制技术在连续性生产企业的普及率达到90%;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在70%的大中型企业中得到应用;多数大型企业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电子商务在工业经济领域基本普及。90%以上的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发布和采集信息、产品和服务展示和招商引资。多数企业与原料供应商和产品经销商、各驻外营销机构建立起网上供应链关系,运用网络开展信息传递、业务洽谈和购销交易活动。
  (二)信息产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突出发展高性能计算机及外围设备、高速宽带网络与通信产品、新型元器件、新型电子材料以及软件产业,培育并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信息产业群体,使信息产业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装备部。
  1.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十五”末,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10%,产业整体水平达到20世纪末国际先进水平。2010年,主要产品和技术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
  实施一批有发展前景、科技含量高、生产规模大、对全省经济发展能产生较大影响的项目;培育一批技术先进、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信息产品。发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现有技术优势,建成10个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7个。集中力量建设8个国家级、12个省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培植8个能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在国外设立研究开发生产基地、具有较大影响的国际化企业集团。推动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适用技术与传统产业嫁接,开发新兴产业,拉长产业链。
  汽车电子产品制造业,到2005年初具规模,形成3-5个主流汽车电子配套产品系统,培植一批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全国知名汽车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到2010年,形成比较完整的汽车电子产业体系,建设汽车电子产品制造业基地。产业实力和规模居全国前列。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