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一是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推进国有企业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结合国有经济两个战略性调整,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纽带,以股份合作和资产重组为主要形式,发展跨区域的横向联合和协作。坚持放手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的方针,促进私营个体经济上规模、上水平,大力发展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民营企业。二是继续培育发展商品市场特别是土地、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市场,形成依靠市场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向沿江开发高效集聚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沿江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开发主体或建设项目单位依据有关规定发行债券,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进一步创新筹资方式。三是推进依法规范行政、高效优质行政、民主透明行政和清正廉洁行政,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五、落实科教兴省和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措施
牢固确立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妥善处理沿江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加快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在积极吸引国际产业和资本转移的同时,加大国外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创新的力度。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现代管理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设立研发基金和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建立企业对市场快速反应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开放式技术研发平台,整合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推进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上市公司与重点企业的合作,扩大国际科技合作,加强对产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联合攻关,加快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
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沿江开发,人才是关键。要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按照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的要求,加快建设适应沿江开发需要的宏大的人才队伍,使人才优势成为沿江地区最主要的竞争品牌。优先发展教育,构建现代化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人才培养的厚实基础。构建多元化的人才投资体系,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形成激励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打破人才流动壁垒,健全人才市场,完善管理、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实行富有吸引力的人才激励政策,引导人才向沿江开发第一线聚集。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各类人才到沿江企业兼职,鼓励留学人员带技术、带项目到沿江地区创业,选调省直单位和苏南地区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沿江地区帮助工作或挂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