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系统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学科带头人、预防控制人员、卫生监督人员、全科医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5支队伍。建设的重点是不断提高这五支队伍的的素质和能力。
科学研究系统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技术保障,包括开放运作的市CDC、市公共卫生中心、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实验室、社会实验室四个部分。要构建公共卫生实验室平台,建成门类齐全、设备精良、技术先进、运转高效的现代化实验室,充分利用全市实验室资源、教科卫人才资源,全面提高检验、检测及科研能力,为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公共卫生监督、预防医学研究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供实验技术支持。
(六)卫生监督系统
卫生监督系统是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和控制系统得以有效运作的重要保证。包括市卫生监督所和19个区县卫生监督所(署),构成垂直管理、横向协作的全市卫生监督网络,共同保障全市的安全。市卫生监督所开展市级层面卫生监督执法,指导、督促区县卫生监督所(署)开展卫生监督执法,为区县卫生监督所(署)提供信息支持;区县卫生监督所(署)主要完成区县卫生监督执法任务。卫生监督系统建设要努力实现装备齐全、人员精干、反应迅速、执法有力。
(七)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主要是依靠政府统筹协调和社会各方参与配合,按照平战结合的要求,调动各种资源,确保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运转。要综合利用经济、政治、法律等手段,建立健全组织和动员市民群众参与公共卫生工作的有效机制,建立健全调动全社会人力、物力和财力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机制。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社会支持系统在市应急指挥中心的统一协调下,做好社会各项相关工作。
四、重点建设项目
本市公共卫生体系要建设好三个重点项目、三个网络、三个工程。
(一)三个重点项目
1、市疾病预防控制与应急中心
加强市CDC硬件建设,重点是改善装备设施和增强预警能力,使其成为国内一流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004年,完成“十五”卫生基建规划既定的市CDC新业务楼和一批现代化实验室的建设。
改造市CDC老业务楼,规划建设市公共卫生应急中心。市公共卫生应急中心实行集中办公,配备必备设施,确保对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紧急处置和实时监控。
2、市公共卫生中心
加快地处金山的市公共卫生中心建设,使之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国内一流,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集传染病临床、公共卫生科研和培训为一体的公共卫生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