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03年-2005年)的通知

  二、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目标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全面的发展观,调动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面的力量,以人为本,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组织,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运行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变能力,切实保障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城市安全,促进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要确保和增加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调整卫生投入结构,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坚持常态运行机制和应急运行机制相结合,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依托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三大支柱,形成法制、政策、信息、人力、科技等多重保障。
  (二)主要原则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促进社会的广泛参与,突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既要履行政府责任,明确卫生行政部门作为主管部门的地位,发挥卫生专业机构的核心作用,又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充分发挥社区和爱卫会、红十字会等组织及社团的积极作用,积极运用市场机制,扩大社会参与,加强资源整合,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既要切实加强预防网络建设,大力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有效预防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蔓延,又要努力改善医治条件,不断提高救治水平,有效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3、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既要发挥各职能部门的重要作用,更要发挥各区县和社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体制的框架下,推进各级公共卫生机构的建设,有效防范各种传染性疾病。
  4、平战结合,应急优先。既要着眼于长远建设,打好基础,养好精兵,实施常态、长效管理,推动可持续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又要大力增强应对风险和突发事件的能力,经常性地做好应对风险和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坚持防患于未然。
  (三)目标规划
  到2010年,本市将基本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机制健全、运行高效,具备一流人才、一流设备、一流管理、一流水平,与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共卫生体系,切实保障广大市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并满足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对卫生保障的需要。
  要围绕上述总体目标,实现阶段性目标:到2005年,完成公共卫生体系主体框架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初步建成应急控制系统、信息系统、预防控制系统、医疗救治系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系统、卫生监督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显著提高公共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必要的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变与控制能力,显著提高公共卫生服务队伍的素质与能力,显著提高社会参与公共卫生事务的程度与能力,努力保障城市公共卫生安全。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