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普通高中校长队伍建设。积极推行普通高中校长聘任制,逐步实行普通高中校长职级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校长培训,加快校长职业化进程,努力提高校长的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和科研能力。各地应建立激励优秀校长的职业化成长机制,积极营造有利于校长成长的环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普通高中校长队伍。
(四)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重视加强教育思想建设,构建学习型组织,加快普通高中学校干部、教师的学习化进程,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引导学校干部、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建立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果的评选、奖励、表彰制度,积极推广、主动传播先进的教育思想与优秀的管理和教学经验。
--大力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真正改变目前在普通高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满堂灌、注入式、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
--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普通高中应立足于校本实际,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与实践,建立相应的教学管理配套制度,为探索适应普通高中课程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需要的、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的课程实施环境,提供有利于指导实践的新鲜经验。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学校应与教学研究部门、高等院校等建立联系、合作机制,形成有力推动课程发展的专业咨询、指导和教师终身学习的网络,使课程实施的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过程。
--学校应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充分挖掘、有效利用校内课程资源,同时加强校际之间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应注重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教育的相互融合与渗透。农村地区的普通高中应结合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开发课程资源。学校校本课程可独立开发或联校开发,也可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开发。积极开发和利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网络。
--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努力推进普通高中教育现代化。要尽快完善“校校通”工程及资源库建设,加快推广、应用的步伐,鼓励普通高中充分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各地应加快普通高中校园网络和资源库建设,创设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逐步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创新。鼓励普通高中学校开展远程教育,有条件的学校应举办网上学校,鼓励和引导学生网上学习,实现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把优秀教育资源送往边远、贫困和教育不发达地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