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工作意见

  五、建设优良的市场经济环境
  (十九)加快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社会信用建设按照“政府启动、整合资源、权威发布、信息共享”的方针,建设包括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公民3个层面的社会信用体系。2003年,研究制定《重庆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制定信用数据调查、技术标准、网络兼容标准和资源共享、信息披露、运行管理办法,推进基础设施平台建设。2005年基本形成“一个保障、两个平台、三大体系”(即:社会信用体系的法规保障,信用信息基础平台和信用监管平台,政府、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的社会信用体系框架。政府信用建设以决策、执行、监督三大环节为重点,以健全制度为保证,以建立公共信用体系,加强公务员的诚信评估与道德监督为目标。2007年,社会信用体系基本健全,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发挥较大作用,政务环境、法律环境和信用道德环境有较大改善。
  (二十)破除各种资源垄断和服务垄断。大力推进垄断性资源和垄断性服务的市场化改革,用市场竞争机制破除自然性垄断、行政性垄断和市场垄断,维护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使各类市场主体能平等使用生产资源。在2004年前,继续全面清理并废除各种含有行业垄断、行政垄断和地区封锁内容的政策文件,坚决纠正私设关卡、歧视性收费、歧视性技术措施、歧视性待遇等各种垄断行为。进一步规范供水、供电、供气、邮政、电信、铁道、航空、银行、保险等特殊行业的竞争行为,并进一步加强监管。
  (二十一)规范公共投资行为。合理界定政府投资主体和投资领域,严格项目可行性研究制度、预决算制度和监管制度,提高政府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政府投资主要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益事业与社会保障事业。在有一定现金流支撑的项目中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权或收益权有偿转让方式。2003年,制定《重庆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在2007年内逐步建立投资、建设、运行、监管四分离的建设管理机制。
  (二十二)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全面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健全市场监管体系,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推动各类市场建设。依法严厉打击以走私贩私、偷税逃税、骗税骗汇、制贩假币、非法外汇交易为重点的各种扰乱金融、税收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以打击制造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农资、建材、日化等商品为重点,加大对制假售假现象突出的重点产品、重点市场、重点地区的监管力度和对制假售假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依法打击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快以有形建筑、土地交易、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为重点的要素市场建设。继续进行出版市场、音像市场、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专项治理。依法查处文物非法交易活动及影片非法放映行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六、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效能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