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建设东西两山优质小杂粮产业区的意见

  (一)主要作物布局

  表3          项目区五种小杂粮作物重点县分布

┌───┬─────────────────────────────────┐
│作 物│            重点区域(县、市、区)            │
├───┼─────────────────────────────────┤
│谷 子│广灵、兴县、柳林、离石、汾阳、左权、昔阳、武乡、沁县、襄垣、屯留、│
│   │壶关、陵川                            │
├───┼─────────────────────────────────┤
│马铃薯│右玉、左云、平鲁、朔城、五寨、神池、五台、静乐、岚县、娄烦、临县 │
├───┼─────────────────────────────────┤
│荞 麦│右玉、平鲁、灵丘、寿阳、和顺、盂县                │
├───┼─────────────────────────────────┤
│燕 麦│新荣、右玉、左云、宁武、岢岚、神池、静乐             │
├───┼─────────────────────────────────┤
│杂 豆│繁峙、河曲、五寨、保德、宁武、兴县、静乐、岚县          │
└───┴─────────────────────────────────┘

  (二)重点工程
  1、良种工程。根据作物区域布局,在34个重点县建立34个良种繁育圃,每圃场面积不少于100亩,总面积3400亩。谷子以晋谷21号、28号、29号为重点;马铃薯以低代脱毒专用型品种为主,如津引1号、8号、早大白、克新系列等;荞麦重点发展晋荞1号、2号,榆荞1号、川荞1号等;燕麦重点是发展品14、15,法国大粒燕麦等;杂豆重点发展地方特色品种,如兴县大明绿豆、大粒红、白豇豆、黑豆、美国红小豆、英国红芸豆。到2005年,力争使项目区优种覆盖率由目前的50%提高到70%。
  2、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工程。将5种主要小杂粮作物的生育期、生育进程示意图及主攻方向等目标要素编制成图集,形成每一作物的技术模式,并在推广中逐步完善。到2005年,生产基地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率达到90%。建设15个标准化技术示范园,每个面积5000亩,总面积75000亩;建设45个优质小杂粮生产示范区,每个面积1万亩,总面积45万亩。辐射带动项目区1200万亩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建设。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