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建设东西两山优质小杂粮产业区的意见

  3、建设“东西两山优质小杂粮产业区”是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需要。东西两山属我省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交通相对落后,信息不畅,农民市场经济意识较低,小杂粮广种薄收,效益较低,产业化开发滞后,许多有潜在开发价值的小杂粮产品尚未大规模开发。建设东西两山优质小杂粮产业区,走小杂粮产业扶贫之路,对加快本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步伐、推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可行性
  一是小杂粮在农产品国际竞争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国际市场上小杂粮价格明显高于大宗粮食作物,每出口1吨小杂粮相当于出口2.5—4吨大宗粮食作物。小杂粮国际市场价格高出国内8—15倍,如小米国内价格为2.6元/公斤,而同期意大利市场售价却高达41.6—43.8元;花芸豆国内市场售价仅为4—5元/公斤,而意大利市场售价近50元,日本市场售价达100元。二是小杂粮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近几年,随着农产品国际贸易量的增加,小杂粮出口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我省已在日本、韩国、美国、巴基斯坦、欧盟、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市场营销网点,全省小杂粮年出口高达3万吨。三是山西有着悠久的小杂粮种植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近几年,我省将优质杂粮品种与栽培技术组装配套进行大面积推广,小杂粮的单产水平大幅度提高,由解放初期的30—50公斤/亩增加到90公斤/亩左右。四是有较完善的农技推广体系。项目区内拥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近3000名,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近200名,中级专业技术人员近500名。这些科技人员是小杂粮产业化开发的技术保障。
  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整合资源优势和提高质量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优化品种结构,建立商品生产基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优质率、商品率和加工率,培育名牌产品;完善小杂粮市场信息体系、质量标准与检验监测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二)目标任务
  2003~2010年,东西两山优质杂粮产业区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按照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努力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建立一批高标准的小杂粮商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创汇基地,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大幅度提高小杂粮优质率、加工率、商品率,使小杂粮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
  分阶段目标任务: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