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建设东西两山干果产业区的意见

  2005~2010年,累计改造干果经济林低产林500万亩,干果总面积达到1600万亩,总产量500万吨,产值85亿元。新建,改扩建大型贮藏保鲜库13个,每年新增贮藏保鲜能力39万吨,全省贮藏保鲜能力达到99万吨。新建改扩建加工龙头企业20个,新增加工能力8万吨/年,使全省加工能力达到38.15万吨/年。新建、改扩建流通市场10个,全省干果流通市场达到101个。

  表2      项目区主要树种分阶段新发展面积任务表

┌───────┬────┬───────────────────┐
│  年 份  │ 干果 │      其中           │
│       │经济林 ├────┬────┬────┬────┤
│       │    │ 红枣 │ 核桃 │ 仁用杏 │ 花椒 │
├───────┼────┼────┼────┼────┼────┤
│2003年—2005年│ 195  │  60  │ 75  │ 30  │ 30  │
├───────┼────┼────┼────┼────┼────┤
│2006年—2010年│ 325  │ 100  │ 125  │ 50  │ 50  │
├───────┼────┼────┼────┼────┼────┤
│2003年—2010年│ 520  │ 160  │ 200  │ 80  │ 80  │
└───────┴────┴────┴────┴────┴────┘

  (三)主攻方向
  红枣:一是对本省的主要名优品种进行提纯复壮,选择能代表本品种优良性状的丰产、无检疫对象的健壮结果树做为接穗母本树,繁殖良种苗木。二是在适宜的地区大量发展交城骏枣、太谷壶瓶枣等大果型优良品种。三是在临县、柳林、石楼、兴县等木枣集中产区,除大力推广木枣的芽变良种帅枣外,继续搞好木枣的株系选择,力争再选出几个品质胜过木枣而适应性相当于木枣的优良品种,作为木枣的更新换代品种。四是在与稷山县气候、土壤条件相似的地方发展稷山板枣等名特优品种。
  核桃:一是充分利用丘陵山区梯田地埂多的优势,大量发展地埂核桃和林粮间作,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在新造林时,直接采用优种嫁接苗和实生苗造林之后再高接换优的办法。三是主栽区以发展晋龙1号、晋龙2号等适应性强的晚实核桃为主,在条件适宜的地方,也可发展辽核1号、中林3号等早实核桃;四是对10年生以下的实生核桃树进行高接换优,力争10年之内良种更换率达到70%以上。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