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做好备灾救灾工作。各级红十字会要坚持有灾救灾、无灾备灾的原则,加快备灾救灾和红十字急救网络的建设,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备灾救灾工作。落实《中国红十字会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救助规则》,加大与政府有关部门协作和联系,研究制定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救援预案,随时做好救灾的准备工作,遇到灾害或突发事件,能够迅速、有效地实施救援行动。
在扶贫济困工作中发挥红十字会的作用。各级红十字会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面向城乡困难群众且形式多样的送温暖、献爱心等扶贫济困活动,既积极做好每年元旦、春节前后以“红十字博爱送万家”为主题的扶贫济困活动,又要探索开展经常性社会救济的新途径。在解决特困群众脱贫致富设立项目,募捐筹资及争取外援等方面,要树立开放意识,发挥红十字会作为国际组织的独特作用。开展经常性募捐活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筹集救助资金,提高扶贫济困的救助实力。
巩固完善辽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建设工作,不断扩大资料库容量。各级红十字会要加大建库工作力度,积极宣传、动员、组织志愿捐献者,使辽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在未来5年内容量快速增加。加强对实验室和省、市志愿捐献者服务中心的管理和工作指导,使辽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各项管理工作逐步完善,成为全国一流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认真开展现场救护培训工作。要依托社区,通过开展红十字关爱进社区活动等形式,在社区居民中普及卫生救护知识。要不断扩大培对象和普及范围,使广大群众掌握救人和自救常识。探索建立红十字“999”急救系统,在全省高速公路沿线设立红十字救护站。
三、大力发展红十字会员和志愿工作者,加强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努力开创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大力发展红十字会会员和红十字志愿工作者,是做好红十字会各项工作的基础。目前我省红十字会会员和志愿工作者,大多数是在校学生和卫生系统职工,社会参与面较窄,远不适应红十字事业发展要求。各级红十字会要不断扩展新领域,发展新会员和志愿工作者,特别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农村,积极发展红十字会会员和志愿工作者,并组织他们参加红十字会的各种活动,增强他们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之成为红十字会工作的一支生力军。
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是红十字会一项基本工作。各级教育部门与红十字会要积极配合,做好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结合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学生道德素质教育,通过开展各类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在学生中宣传红十字精神,普及红十字运动知识,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观念、社会服务意识和助人为乐精神。各地要充分发挥学校红十字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广泛开展“红十字示范校”活动。
各级红十字会要积极争取民政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以社区为依托,以红十字会会员和热心公益事业的广大志愿工作者为服务主体,以社区居民特别是弱势群体为服务对象,开展社会服务、宣传培训、募捐救助等人道主义工作。要把红十字社区服务工作纳入总体工作中,制定规划,研究措施,创造条件,重点抓好抓实,为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