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批对全省业务和技术骨干进行培训。重点是新旧指标体系转换的技术难点与要求、网络技术与管理、市级劳动保障网络建设规划、项目管理等。
--2004年。加大系统整合力度,建立和完善设区市业务网建设,推广应用统一的社会保险软件。“三化”建设推进试点市完成经办业务计算机化和公共职介信息联网。主要工作是:
1.实现以设区市为核心的市、县业务网互联,并将网络延伸到街道、社区。
2.在设区市养老业务经办中全面规范业务流程,使用全省统一的基层单位信息采集平台软件和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核心平台软件。
3.推广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业务库-交换库数据转换软件和“网络扫描”软件,规范资源数据库建设和应用。
4.实现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统计类信息的“网络扫描”与信息交换。
5.“三化”建设推进试点市完成经办业务计算机化和公共职介信息联网工作。
6.分批对全省业务和技术骨干进行培训。重点是社会保险业务流程规范、软件技术等。
--2005年。强化网络安全管理,推进社会保险业务子系统应用。非“三化”建设推进试点市完成经办业务计算机化和公共职介信息联网工作。主要工作是:
1.强化省、市、县三级网络的安全配置和管理措施。
2.加大设区市的业务软件应用力度,力争从单一的养老业务扩展到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险种。
3.非“三化”建设推进试点市完成经办业务计算机化和公共职介信息联网工作。
4.分批对全省业务和技术骨干进行培训。重点是网络安全知识、软件维护技术等。
五、实施金保工程的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金保工程建设已经同两个确保、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一样,成为劳动保障部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一定要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金保工程建设是加强劳动保障业务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要从做好两个确保、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加快全省统一的金保工程建设的紧迫感、使命感。要紧紧抓住劳动保障事业蒸蒸日上的有利时机,围绕劳动保障中心工作抓好金保工程建设,形成业务工作与金保工程建设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实现总体规划确定的金保工程建设目标,是确保劳动保障制度改革和事业发展的大事,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信息化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金保工程建设的领导、规划、组织和协调工作,对信息系统集中统一管理、资金筹集使用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要建立组织领导有力、业务分工明确、系统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要明确责任,落实到人。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辖区内金保工程建设工作的指导,对系统建设中遵守统一标准和规范、落实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把金保工程建设落到实处。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信息技术是现代化高科技技术,投资大,更新快。要保证金保工程顺利实施,确保各项目标如期实现,必须加大对金保工程的投入力度。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充分利用中办发[2002]17号文件将社会保障列入电子政务建设重要工程的机会,按照省政府2003年5月28日常务会议关于加快社会保障信息库建设、将社会保障信息化工程作为电子政务工作重点给予支持的要求,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将金保工程建设纳入本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规划,并努力争取向计划、财政等部门申请建设和运行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