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省金保工程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我省金保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上,构建全省统一的劳动保障系统网络,并与劳动保障部实现网络通联;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安全可靠的全省统一的劳动保障信息服务网络;以网络为依托,优化业务处理模式,建立规范的业务经办体系、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有效的基金监管体系和科学的宏观决策体系。
2.具体目标
(1)建立统一的网络与数据交换平台。构架统一、标准一致的省、市、县(区)三级网络和省、市两级数据中心,实现设备资源、网络资源、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实现部、省、市三级网络扫描和数据交换。
(2)实现对社会保险和劳动力市场经办业务的全过程计算机管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和优化业务处理模式,实现社会保险与劳动力市场前台业务的计算机处理信息化和管理的规范化,实现本地业务处理全过程的电子化、自动化,实现社会保障业务异地办理和社会保险关系网上转移的“一站式”服务。
(3)建立科学的基金监管和宏观管理体系。通过对资源数据库的网络扫描,重构劳动保障信息采集体系,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种劳动保障信息,为科学制定和调整各项政策提供支持。通过信息网络对社会保险基金运行进行实时监控,降低社会保险基金风险,保障基金安全运行,为基金监管提供全面和及时的支持。
(4)为公众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满足劳动保障服务对象的实际需要为宗旨,提供多形式、全方位的信息查询和政策咨询,逐步提供网上参保登记、网上申报等服务,增进社会化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构筑起一整套方便实用、技术可靠、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5)发行统一标准的社会保障卡。根据业务经办和服务的需求,统一发行、使用符合劳动保障部标准和管理要求、涵盖各项劳动保障业务的社会保障卡。
(三)我省金保工程建设的原则
1.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指导,分步实施、分级负担、分级管理,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全省按照全国总体设计方案实行统一的规划与标准,统一指导,分步实施,稳步推进,讲求实效。在新建系统和系统升级时执行全省统一硬件配置标准,使用统一应用软件。根据中办发[2002]17号文件确定的“地方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资金和运行经费,由地方政府负担。对确有困难的地区,中央财政给予一定补助。”和劳动保障部《
关于进一步加快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的通知》(劳社部发[2002]22号)精神,按照省、市事权、财权分级管理的原则,建设所需资金由省、市分别负担,对确有困难的地区,省争取给予适当补助。
2.纵向建设,横向对接。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共同建设劳动保障信息系统,确保信息系统的独立性与完整性,并与税务、财政、卫生、民政、银行等其他相关部门在各级节点横向完成信息交换与共享。
3.系统设计一体化。将各级和全部劳动保障业务统一纳入劳动保障信息系统。系统建设遵循统一数据标准(指标体系和数据结构)、安全标准和网络接口标准,并形成统一的核心应用软件,同时兼顾各地的特殊性。
4.资源数据库建在设区市。以设区市为单位分别建设集中式资源数据库(省级直管的业务部分按相当于一个设区市对待,下同)。
5.充分保护原有投资。新系统的建设通过升级改造完成,充分利用原来系统已有的硬件设备和数据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力争节约。
6.经济、适用和可扩展性相结合。按照经济实用、成熟先进、持续稳定的要求,确定信息系统建设的规模、软硬件档次及网络通信技术,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良好的可扩充性和可伸缩性,既立足于现行政策和管理体制,同时为将来改革和业务发展留有余地。对新建系统充分进行科学论证,硬件设备通过政府采购形式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