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有关爱国卫生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宣传、实施与监督;
(二)部署、协调和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爱国卫生工作;
(三)组织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杀灭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病媒生物活动,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卫生村镇活动,在农村开展改水、改厕工作;
(四)制定爱国卫生工作有关标准和检查评比办法,组织实施爱国卫生工作监督检查、考核鉴定及效果评价;
(五)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对重大疫情、中毒事故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对策;
(六)完成同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爱国卫生工作。
各级爱卫会由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组成,实行各成员单位分工负责制。爱卫会办公室是同级爱卫会的办事机构,负责爱卫会日常工作。
第八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村(居)民委员会,以及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应当做好本单位、本辖区的爱国卫生工作。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或者爱卫会应当组织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和卫生村镇活动,实行爱国卫生月、周末卫生日及卫生检查评比制度。
每年四月为自治区爱国卫生月。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或者爱卫会对在爱国卫生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农村爱国卫生工作
第十一条 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改善饮用水、改建卫生厕所;
(二)改善环境卫生,加强垃圾、粪便管理;
(三)消除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病媒生物及其孳生地;
(四)对农民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农民卫生意识,培养农民的卫生习惯;
(五)提高整体卫生医疗水平。
第十二条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普及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破除迷信,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
第十三条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好农村人、畜、禽粪便和其他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沼气利用推广工作,指导开展农田灭鼠活动,与卫生等行政部门共同做好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和农村改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