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二)通报批评;
(三)效能告诫;
(四)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五)调离工作岗位或停职离岗培训;
(六)党纪政纪处分。
以上追究方式可以单处或并处。职务(岗位)过错行为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七条 根据情节轻重、损害后果和影响大小,职务(岗位)过错分为一般过错、较重过错和严重过错:
(一)情节轻微,给单位和管理、服务相对人造成损害后果和影响较小的,属一般过错;
(二)情节较重,给单位和管理、服务相对人造成损害后果较重、影响较大的,属较重过错;
(三)情节严重,给单位和管理、服务相对人造成损害后果严重、影响重大的,属严重过错。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属于一般过错的,对责任者单独或者合并给予本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一)、(二)、(三)项处理。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属于较重过错的,对负直接责任者,给予党内警告、严重警告或行政记过、记大过处分;对负主要责任者,给予党内警告、严重警告或行政警告、记过处分;对负重要责任者,给予党内警告或行政警告处分。并视情节轻重,对责任者合并给予本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三)、(四)、(五)项处理。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属于严重过错的,对负直接责任者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行政降级以上处分;对负主要责任者给予党内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或行政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对负重要责任者给予党内警告、严重警告或行政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并视情节轻重,对责任者合并给予本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三)、(四)、(五)项处理。
第三十一条 因职务(岗位)过错行为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第三十二条 职务(岗位)过错责任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理:
(一)一年内出现两次以上应予追究的职务(岗位)过错行为的;
(二)干扰、阻碍、不配合对其职务(岗位)过错进行调查的;
(三)对投诉人、检举人、控告人打击、报复、陷害的;
(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严重影响发展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