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三方与出让方对出让的产权有争议且尚未解决的;
(二)依法应当中止产权交易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六条 在产权交易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交易:
(一)人民法院、仲裁机构或行政机关确认出让方申请人对其产权无处分权且发出终止交易书面通知的;
(二)出让方或受让方在未成交之前,向产权交易中心提出终止交易申请并经产权交易中心确认的;
(三)因不可抗拒力或意外事故,导致交易无法进行的;
(四)依法终止交易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七条 在产权交易过程中,禁止下列行为:
(一)违反本办法规定在产权交易中心外进行国有、集体产权交易的;
(二)操纵交易市场或者扰乱交易秩序,有损于出让方、受让方进行公平交易的;
(三)产权交易中心对产权交易项目不按规定公开的;
(四)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八条 产权交易成交后,交易价款应一次付清。如果价款数额较大,一次付清确有困难的,经交易双方协商可以分期付款,但首次付款不得低于出售价的30%。在交易价款未付清之前,不得办理产权转让手续。市政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受让方应按银行同期同档贷款利率向出让方支付未付款部分的资金占用费,并依法提供与未付款数额相当的担保,但不得以未付款产权(资产)设定担保。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产权交易的当事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产权交易中心向有关部门报告,并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有关单位或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一)擅自转让国有、集体产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
(二)产权交易双方恶意串通、弄虚作假,损害国家、集体、职工及他人利益的;
(三)故意压低或故意抬高交易价格和交易条件,严重阻碍产权交易顺利进行的;
(四)故意出具虚假、有重大遗漏或有严重误导内容的文件,造成他人损失的;
第三十条 产权交易中心弄虚作假、以权谋私、侵害交易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有关部门应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罚款、责令停业等处罚。
第三十一条 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组织,在办理、出具产权交易中心需要的报表、报告、证明等材料时,与当事人串通作假的,由产权交易中心协助有关部门依法处理;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赔偿其经济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