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2003年投融资体制改革任务的通知

  三、积极推进污水、垃圾处理的产业化经营。逐步完善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的征收机制,提高收缴率。推进污水垃圾处理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积极探索实施公用行业特许经营、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等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整合国债投资,做大做强政府投资主体,尤其是增强市水务集团的投融资能力。
  四、确立我市轨道交通投融资体制。研究形成全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方案,组建政府轨道交通投资主体,授权经营轨道交通国有资产。发挥政府轨道交通投资主体在全市轨道建设中的投融资作用,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加快轨道交通建设。
  五、增强资本市场融资能力。有效利用上市公司增资扩股、股权配置等手段增强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制定出台促进我市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意见。争取在年内完成2户以上企业上市,策划4户以上上市企业再融资,推进上市公司ST股重组,力争在证券市场上筹集20-30亿元资金,努力争取今年内全市上市公司质量和业绩有显著提高。争取发行地方企业债券15-20亿元。
  六、继续做大做强政府投资主体。进一步做大做强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市建设投资公司、市开发投资公司、市地产集团、市水务集团、市高等级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市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市水利水电集团等政府投资主体。按照《公司法》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土地储备、国债授权等方式,增强市级政府投资主体的投融资能力。加强土地整治和储备管理,强化市地产集团和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政府土地整治和储备功能,发挥市级土地储备中心的作用,加大土地整治的力度。推行土地限量计划供应制度,确保土地有效增值。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盘活一批存量资产,在有现金流的基础设施、公益设施项目中,特别是在有现金收益的国债项目中,积极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权或收益权有偿转让。
  七、加大国有大型工业、商业集团改组改革力度。加快推进资产重组、破产兼并工作,增强企业信用,降低企业呆坏账率,改善企业资本结构,增强其投融资能力。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使国有大型工商业集团负债率控制在50%左右,亏损面控制在20%左右,产销率达到98%左右,净资产回报率高于银行长期贷款率1-2个百分点以上,投资增长保持20%-30%的增长速度。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