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国道、省道及两侧环境要达到“五无、一白、二完善”的要求。“五无”:无暴霹垃圾,无白色污染、无成片渣土、无河道漂浮物,无露天粪坑,“一白”:沿线两侧破损的墙壁修复、刷白并将主要地段书绘成文化墙:“二完善”:沿线绿化带补绿补缺修整完善,沿线环境卫生管理监督制度完善。
3.食品卫生整治要达到餐饮单位、食品经营单位必须持有“卫生许可证”,卫生设施齐全,室内外环境卫生状况良好,加工场所无生熟交叉污染环节,采购原料和半成品符合卫生标准要求,无腐败变质食品,餐具消毒措施落实,不经销“无生产日期、无产品名称、无生产企业地址”的“三无”食品。街头饮食摊点相对集中,有废弃物存放容器,有上、下水设施,餐饮具按规定要求进行消毒。
(三)整治步骤
1.宣传部署阶段(2003年4月1日至5月30日)
各地要对辖区内的脏乱差问题进行深入调查,摸清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逐级落实工作责任和任务,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大众传媒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运用黑板报、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有针对性地向群众宣传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意义、目的,宣传除害防病的科普知识,动员群众自觉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引导群众改变不卫生行为,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这次整治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集中整治阶段(2003年4月中旬至6月下旬)
一是大力整治环境卫生。各地要从治本入手,对辖区内的城乡结合部、建筑工地、农贸市场、居民小区、偏僻街巷、花坛绿地等处的卫生死角进行排查,并组织力量彻底清除这些地方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各种废弃物。
二是整治规范市场、早市、摊区乱摆乱放;拆除违章建筑,清理大街小巷违章占道经营、马路市场、店外经营等;清理拆除沿街商户、单位乱设的门头广告牌匾;整顿规范建筑工地。
三是集中力量消灭“四害”。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发动群众广泛开展以灭鼠为主的除四害活动,彻底清除卫生死角,加强蚊蝇孳生重点部位的管理,有效控制蚊蝇孳生。
四是国道省道沿线环境卫生整治。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贯彻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原则,彻底清除公路沿线的垃圾污物。
五是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各地要对辖区内的所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按照《
食品卫生法》的要求,进行巡回监督检查,重点是街头饮食摊点、小副食品经销部,对存在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并给予行政处罚,下决心解决经营单位“三证不全”,从业人员不讲卫生,经营场地脏乱差,餐用具不消毒,露天加工、销售食品,防蝇、防尘、防腐设施不全等问题。同时要对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定期进行晚上监测,保证公共环境、公用物品和饮用水的卫生和安全。